在日常生活中,疼痛如影随形,头痛、牙痛、关节痛、痛经…… 这些疼痛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焦虑、失眠等一系列问题。此时,止痛药便成为许多人缓解疼痛的 “救星”。然而,止痛药并非万能灵药,若使用不当,不仅无法有效缓解疼痛,还可能带来严重的副作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止痛药使用的门道,掌握科学镇痛与合理用药的全攻略。
止痛药分类:知己知彼,才能选对药
止痛药种类繁多,根据作用机制和功效,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类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萘普生等。它们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止痛、解热和抗炎的效果。这类药物适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痛经、肌肉痛、关节痛等,同时还可用于普通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
阿片类药物:主要包括吗啡、可待因、哌替啶、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结合,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止痛效果强大,常用于缓解中重度疼痛,如癌症疼痛、术后疼痛等。但阿片类药物具有成瘾性和呼吸抑制等严重副作用,必须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
中枢性止痛药:以曲马多为代表,其作用机制介于非甾体抗炎药和阿片类药物之间,止痛效果比非甾体抗炎药强,适用于中度疼痛,如术后疼痛、骨折疼痛等。曲马多同样存在一定的成瘾性和副作用,需谨慎使用。
其他类型止痛药: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止痛药,如治疗神经痛的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它们通过调节神经传导来缓解疼痛,常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神经性疼痛的治疗。
正确使用止痛药:遵循原则,安全有效
明确疼痛原因:在使用止痛药之前,首先要明确疼痛的原因。疼痛是身体发出的一种信号,可能提示着某种疾病的存在。例如,腹痛可能是由肠胃炎、阑尾炎、胆囊炎等多种疾病引起,如果盲目使用止痛药,可能会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和治疗。因此,出现疼痛症状,尤其是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明确诊断后,再根据医嘱使用止痛药。
选择合适的药物:根据疼痛的类型、程度和个人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止痛药。对于轻至中度的疼痛,优先选择非甾体抗炎药;如果是非甾体抗炎药无法缓解的中重度疼痛,才考虑使用阿片类药物或中枢性止痛药。同时,要注意药物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例如,有胃溃疡、胃出血病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刺激胃肠道的非甾体抗炎药;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在使用止痛药时更要谨慎,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婴儿和身体影响较小的药物。
掌握正确的用药剂量和时间:严格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剂量和时间服用止痛药,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过量使用止痛药不仅不能增强止痛效果,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如非甾体抗炎药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胃肠道出血、肝肾功能损害等;阿片类药物过量则可能引起呼吸抑制,甚至危及生命。同时,不要频繁更换止痛药,每种药物达到最佳止痛效果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频繁更换药物,可能无法准确判断药物的疗效。
注意联合用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多种止痛药以增强止痛效果,但联合用药也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因此,联合用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并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止痛药使用的注意事项:细节决定健康
避免长期依赖:长期使用止痛药,尤其是阿片类药物和部分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产生药物依赖性、耐受性和不良反应。例如,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导致胃肠道损伤、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容易成瘾。因此,在疼痛缓解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药物剂量,直至停药,避免长期依赖止痛药。
关注药物相互作用:许多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止痛药也不例外。在使用止痛药期间,如果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如抗凝药、降压药、降糖药等,可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因此,在就医时,应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以便医生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并调整用药方案。
特殊人群用药:老年人、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由于身体生理特点与常人不同,在使用止痛药时需要特别注意。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药物蓄积,应适当减少用药剂量;儿童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用药不当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必须严格按照儿童的年龄、体重计算用药剂量;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需谨慎,某些止痛药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安全的药物。
不良反应的处理:使用止痛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头晕、嗜睡、皮疹等。如果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症状,如饭后服药可减轻胃肠道刺激;出现头晕、嗜睡等症状时,避免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危险活动。但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出血、呼吸困难、过敏反应等,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疼痛是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困扰,止痛药为我们缓解疼痛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但只有了解止痛药的分类,遵循正确的使用原则,注意用药过程中的各种细节,才能实现科学镇痛、合理用药,让止痛药真正成为我们对抗疼痛的 “得力助手”,而不是健康的 “潜在威胁”。希望这份攻略能帮助大家在面对疼痛时,做出正确的选择,享受健康舒适的生活。
(任远勤 信阳一五四医院 药剂科 主管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