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药物作为治疗疾病、缓解病痛的重要工具,几乎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与之打交道。然而,你是否知道,在享受药物带来的益处同时,也可能潜藏着一种不容忽视的风险——药物过敏?药物过敏不仅可能影响治疗效果,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了解如何安全用药,有效预防药物过敏,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一、认识药物过敏
药物过敏,简而言之,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某种药物或其成分产生的异常反应。这种反应可能表现为皮肤瘙痒、红肿、起疹(如荨麻疹)、呼吸困难、喉头水肿,乃至休克等严重症状。值得注意的是,药物过敏与药物的副作用不同,后者是药物在正常剂量下可能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效应,而过敏则是身体对药物的异常免疫反应。
二、药物过敏的原因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各异。有些人天生就对某些药物成分敏感。
遗传因素:药物过敏有时与家族遗传有关,如果家族中有药物过敏史,个人发生过敏的风险会增加。
多次接触:反复使用同一种药物,尤其是抗生素等,容易引发过敏反应。
不当用药:自行调整剂量、混合用药或未遵医嘱用药,都可能增加过敏风险。
三、预防药物过敏的小贴士
了解自身过敏史:在使用任何新药前,务必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包括对哪些药物、食物或物质过敏,以便医生做出更合适的用药选择。
仔细阅读说明书:用药前,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注意药物的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特别是“禁忌”和“注意事项”部分。
首次用药需谨慎:对于从未使用过的药物,尤其是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易致敏药物,初次使用时应特别小心,最好在医院或医生指导下进行,以便及时监测反应。
避免自行购药:不要随意听信广告或他人推荐,自行购买和使用药物。正确的做法是根据病情,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选用合适的药物。
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是引起药物过敏的常见原因之一。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的原则。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增加过敏风险。因此,在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确保药物之间的兼容性。
观察用药反应:用药后,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特别是首次使用新药时。一旦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携带急救信息:对于已知有药物过敏史的人,建议随身携带写有过敏药物名称的卡片或手环,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救治。
四、应对药物过敏的措施
如果不幸发生了药物过敏,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停药:首先停止使用可疑的致敏药物。
就医: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告知医生过敏情况及所用药物,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抗过敏治疗:根据过敏症状的轻重,医生可能会给予抗组胺药、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以缓解过敏反应。
记录并告知:将过敏经历详细记录下来,并告知家人及未来的医生,以避免再次接触致敏药物。
总之,安全用药是预防药物过敏的关键。通过增强自我药疗意识,遵循医嘱,细心观察用药反应,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药物过敏的风险,保护自己的健康。记住,任何时候,当身体对药物说“不”时,我们都应立即停下脚步,寻求专业帮助,让安全用药成为我们健康的守护者。
(王媛媛 河南省肿瘤医院 静脉配置中心 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