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过期的危害
药物过期不仅影响药品的疗效,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以下是药物过期的主要危害:
疗效降低:过期药品的有效成分可能已降解,导致疗效显著下降,甚至完全失效。这意味着患者在使用过期药品时,可能无法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从而延误病情。
毒副作用增加:药品过期后,其化学成分可能发生变化,产生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在人体内积累,可能导致毒副作用,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环境污染:随意丢弃过期药品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药品中的化学成分进入土壤和水源,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
二、正确处理过期药品的方法
正确处理过期药品是每个人的责任,以下是一些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法:
分类处理:
普通药片与胶囊:应与外包装分开处理,避免混淆。
铝塑板包装的药片:需拆出单独处理,避免包装材料对环境造成污染。
液体药品:如糖浆、口服液等,应倒掉内容物,并将玻璃瓶冲洗干净。
外包装及说明书:属于可回收垃圾,应单独收集。
找到正规回收渠道:
大部分城市设有家庭有害垃圾回收点,可联系当地环保部门或社区服务中心咨询。
部分药店和医院设有过期药回收箱,方便公众交送过期药品。
关注社区公告或环保组织信息,了解药品回收公益活动的时间与地点。
替代处理方法:
若无条件进行分类回收,可将药片胶囊碾碎后混入不吸引小孩和宠物的物质(如泥土、剩饭),装入密封袋丢弃。
液体药品可倒入塑料袋内,用吸附材料(如纸巾)吸收后扎紧丢弃。
外包装信息应用记号笔涂黑,防止他人捡拾误用。
安全细节:
处理过程中应避免直接接触药品,佩戴手套和口罩。
特殊药品(如抗生素、抗癌药)需单独处理,咨询专业机构建议。
易燃易爆药品(如酒精、碘伏)应远离高温和明火。
三、预防措施
为了减少药品过期现象的发生,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家庭药箱:每季度整理一次,优先使用近效期药品。
按需购买药品:不囤积过多药品,避免浪费。
慢性病药品分次配药:根据病情需要,分次购买药品,避免长期存放导致过期。
正确保存药品:开封后的药品应标注日期,并按照不同药品的保存条件进行存放(如避光、防潮、防高温)。
及时处理剩余药品:从医院带回的剩余药品应及时处理,不留存过久。
四、社会责任与宣传
处理过期药品看似小事,实则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因此,我们应养成科学处理过期药品的习惯,并传播正确方法,共同减少药品污染。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对药品过期问题的认识。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药品法律法规,增强从业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和业务素质,共同维护药品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结语
药物过期问题不容忽视,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环境安全。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积极参与过期药品的科学处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刘要刚 河南省叶县人民医院 药剂科 主管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