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中西合璧,骨健有力”中西医结合的肾性骨病治疗新视角

2023-06-13 11:5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肾性骨病,作为慢性肾脏病(CKD)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骨骼健康和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矿物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在中西医结合的视角下,肾性骨病的治疗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医疗体系,而是将中医的整体观念与西医的精准治疗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治疗策略,旨在从根本上改善骨骼健康,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现代医学对肾性骨病的认识与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肾性骨病的发生与慢性肾脏病导致的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尤其是钙、磷代谢紊乱和活性维生素D缺乏。治疗策略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和透析治疗。

1. 药物治疗

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用于补充钙质,促进肠道钙吸收,改善骨矿物质代谢。

磷结合剂:如碳酸钙、醋酸钙等,用于降低血磷水平,减少软组织钙化风险。

骨化三醇:活性维生素D的一种,可直接作用于肠道和骨骼,促进钙吸收和骨形成。

2. 营养支持

低磷饮食:减少高磷食物的摄入,如加工肉类、奶制品等,以控制血磷水平。

优质蛋白摄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以维持肌肉质量和免疫功能。

3. 透析治疗

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透析治疗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有效清除体内多余的磷和其他代谢废物,改善骨矿物质代谢。

二、中医对肾性骨病的认识与治疗

中医认为,肾性骨病的发生与肾虚、脾弱、气血两虚等中医证候密切相关。治疗策略强调整体调节,通过补肾健脾、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等方法,改善骨骼的微观环境和代谢状态。

1. 补肾健脾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补肾健脾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和修复。常用中药如熟地黄、枸杞子、山药等,具有补肾健脾的功效。

2. 益气养血

气血不足是导致骨骼脆弱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益气养血,可以改善骨骼的营养供应和代谢状态。常用中药如黄芪、当归、白芍等,具有益气养血的作用。

3. 活血化瘀

活血化瘀可以改善骨骼周围的微循环,促进营养物质的输送和代谢废物的排出。常用中药如丹参、川芎、红花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

三、中西医结合的肾性骨病治疗新视角

在中西医结合的视角下,肾性骨病的治疗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医疗体系,而是将中医的整体观念与西医的精准治疗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治疗策略。

1. 精准诊断,个体化治疗

结合现代医学的检查结果,如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以及中医的证候辨识,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药物治疗与中医调理相结合

在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的补肾健脾、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等方法,改善骨骼的微观环境和代谢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3. 营养支持与中医食疗相结合

在西医营养支持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食疗的理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如低磷饮食、优质蛋白摄入等,同时注重食物的性味归经,以达到调和阴阳、平衡五行的目的。

4. 生活方式干预与中医养生相结合

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改善骨骼的力学性能和代谢状态。同时,结合中医养生的理念,如保持良好的心态、充足的睡眠等,以维持身心健康。

结语

肾性骨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中西医结合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全面、科学的治疗策略。通过精准诊断、个体化治疗、药物治疗与中医调理相结合、营养支持与中医食疗相结合以及生活方式干预与中医养生相结合等方法,我们可以从根本上改善骨骼健康,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未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深入和临床实践的积累,我们有理由相信,肾性骨病的治疗将更加精准、有效,为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徐甜 镇平县人民医院 血液净化中心 主治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1))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