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食”在磷平衡,中西医结合视角下的高磷血症饮食智慧

2023-09-11 13:29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高磷血症,作为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之一,不仅加速血管钙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还可能引发骨骼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中西医结合的视角下,高磷血症的饮食管理不仅依赖于现代医学的营养指导,更融入了中医食疗的智慧,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调整,维护体内磷的平衡,促进患者整体健康。

一、现代医学对高磷血症饮食管理的原则

现代医学认为,高磷血症的饮食管理关键在于限制高磷食物的摄入,同时确保足够的钙摄入,以维持血钙磷乘积在正常范围内,减少血管和软组织钙化的风险。

1. 限制高磷食物

加工食品:减少含磷添加剂丰富的加工肉类、奶酪、快餐食品的摄入。

奶制品:全脂牛奶、酸奶等奶制品虽然富含钙质,但也含有一定量的磷,应根据肾功能调整摄入量。

坚果与种子:如花生、杏仁、南瓜籽等,虽营养丰富,但磷含量较高,需限制食用。

碳酸饮料与含糖饮料:这些饮品中常含有磷酸盐添加剂,应避免或限制。

2. 增加低磷食物

新鲜蔬果:选择低磷蔬果,如苹果、梨、西瓜、胡萝卜、黄瓜等,同时注意烹饪方法,如焯水可减少磷含量。

全谷物:如糙米、燕麦等,相对于精制谷物,磷含量较低,且富含纤维,有助于肠道健康。

优质蛋白质:选择瘦肉、鱼类、豆制品等低磷优质蛋白来源,适量摄入以满足身体需要。

3. 注意钙磷比例

在限制磷摄入的同时,确保足够的钙摄入,维持血钙水平,有助于减少磷的吸收。

必要时,医生指导下使用磷结合剂,如碳酸钙、醋酸钙等,以减少肠道磷的吸收。

二、中医食疗在高磷血症管理中的应用

中医食疗强调食物的性味归经,通过合理搭配,达到调和阴阳、平衡五行的目的。在高磷血症的管理中,中医食疗同样有其独到之处。

1. 调和五行,平衡阴阳

中医认为,高磷血症与体内阴阳失衡、五行不调有关。通过食用具有调和五行作用的食物,如黑豆、黑木耳、黑芝麻等黑色食物入肾,有助于滋养肾脏,促进磷的代谢。

避免过多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影响磷的排泄。

2. 利湿排毒,促进代谢

中医食疗注重利湿排毒,通过食用如冬瓜、薏米、赤小豆等食物,促进体内多余水分和毒素的排出,间接有助于磷的代谢。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因为便秘可能导致肠道对磷的重吸收增加。

3. 个体化食疗方案

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及季节变化,制定个性化的食疗方案。对于高磷血症患者,应根据其肾功能、血磷水平及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灵活调整饮食计划。

三、中西医结合视角下的综合策略

在中西医结合的视角下,高磷血症的饮食管理应注重以下几点:

精准评估:通过现代医学手段,如血液检测,精确评估患者的血磷水平,结合中医体质辨识,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平衡营养:在确保低磷饮食的同时,注重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均衡摄入,避免营养不良。

动态调整: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如肾功能改善或恶化,及时调整饮食方案,保持磷的动态平衡。

生活方式干预:结合中医养生理念,如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情绪管理等,促进整体健康,间接有助于磷的调节。

医患合作:加强医患沟通,让患者充分了解高磷血症的危害及饮食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治疗依从性。

结语

高磷血症的饮食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中西医结合的视角,既遵循现代医学的科学原则,又融入中医食疗的智慧。通过精准评估、平衡营养、动态调整及生活方式干预,共同维护体内磷的平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未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高磷血症的饮食管理将更加精准、有效,为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徐甜 镇平县人民医院 血液净化中心 主治医师(中西医结合内科1))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