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胃肠里的"不友好邻居":肿瘤的迷惑行为大赏

2025-03-17 12:3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胃肠工厂的"潜入者":肿瘤的诞生与分类

(一)细胞世界的"叛变事件"

胃肠就像一台精密的食品加工流水线,每一个细胞都是遵守规则的"工人"。但总有一些"刺头"细胞会突然"黑化"——当遗传基因出错、长期接触烧烤油炸类食物中的苯并芘、感染幽门螺杆菌等"不良因子"时,细胞内的基因指挥官就会乱发指令,让细胞开始疯狂分裂。这些失控的细胞堆成小团体,就是最初的肿瘤,就像流水线里突然出现的一堆不合格零件,悄悄破坏系统平衡。

(二)善恶分明的"双面邻居"

1."温顺型"良性肿瘤

以胃肠息肉为代表,这类肿瘤就像安静的"佛系住户"。它们生长速度慢,只在原地"安分守己",不会攻击周围组织,也不会到处乱跑。比如肠息肉可能只是偶尔让你拉肚子或便血,但通常不会危及生命,通过内镜就能轻松摘除,就像清理流水线里的小故障。

2."凶残型"恶性肿瘤

胃癌、结直肠癌等恶性肿瘤堪称"暴力拆迁队"。它们不仅疯狂吸收营养快速长大,还会像螃蟹一样伸出"爪子"(癌细胞浸润)破坏胃肠壁,甚至通过血液、淋巴"偷渡"到肝脏、肺部等地建立"新据点"。比如晚期胃癌患者会持续胃痛、吃啥吐啥,体重像坐滑梯一样直线下降,就像流水线被暴徒砸得面目全非,彻底瘫痪。

二、肿瘤的"迷惑行为":从潜伏到暴走的套路

(一)早期:安静如鸡的"潜伏者"

肿瘤早期堪称"伪装大师",常常只释放一些"烟雾弹":

-胃肿瘤:偶尔胃胀、饭后轻微恶心,像吃撑了一样,很多人会当成胃炎随便吃点药。

-肠肿瘤:大便变细、偶尔带点血丝,常被误认为是痔疮,直到出血加重才发现不对劲。

这些小症状就像小偷在窗外轻轻敲玻璃,很容易被忽略,等发现时小偷可能已经搬空了房子。

(二)中晚期:原形毕露的"破坏王"

当肿瘤长成"大块头",就会露出真面目:

1.胃部"闹罢工"

-疼痛升级:从偶尔隐痛变成持续刀割样痛,吃胃药根本不管用,就像有人在胃里不停拧毛巾。

-呕吐"豆腐渣":吃进去的食物堵在肿瘤附近下不去,吐出来的东西有酸臭味,还可能带暗红血块。

-瘦成"纸片人":肿瘤每天吃掉大量营养,患者即便每天吃很多,体重还是哗哗掉,衣服越来越宽松。

2.肠道"肠梗阻"

-大便"挤牙膏":肿瘤堵住肠道,大便像被挤扁的牙膏,又细又扁,每次排便都像挤牙膏一样费劲。

-腹痛"过山车":肠子被堵得咕咕叫,肚子一阵一阵绞痛,像有一群小老鼠在里面打架。

-肛门"放哑炮":严重时完全拉不出屎、放不出屁,肚子胀得像气球,必须马上手术打通"生命线"。

三、普外科"灭瘤战队":精准打击的秘密武器

(一)侦察兵:胃镜&肠镜的"火眼金睛"

1.胃镜:胃里的"高清摄像头"

一根带灯的软管从喉咙伸进去,能直接看到胃黏膜上的小疙瘩、溃疡。发现可疑肿瘤时,医生会用夹子夹一小块组织去化验(活检),就像给肿瘤做"身份鉴定",是良性还是恶性一查就知道。

2.肠镜:肠道的"扫地机器人"

从肛门进入肠道,能把结肠、直肠逛个遍。别害怕,现在有无痛肠镜,打个小盹儿检查就做完了。很多早期肠息肉就是这样被发现并及时切除,避免变成癌。

(二)战斗员:手术切除的"拆弹专家"

1.早期肿瘤:内镜下"温柔消灭"

对于小息肉、早期胃癌,医生会通过胃镜/肠镜直接把肿瘤"挖"出来(ESD手术),就像用勺子舀掉蛋糕上的坏奶油,不用开大刀,术后3天就能吃粥。

2.中晚期肿瘤:开腹/腹腔镜"硬核拆除"

如果肿瘤已经长大,就需要"动真格":

-传统开腹手术:在肚子上切一道口子,把长肿瘤的部分胃肠切掉,再把剩下的缝起来,就像修补漏气的轮胎。

-腹腔镜手术:打3-4个钥匙孔大小的洞,伸进微型摄像头和手术器械,对着屏幕把肿瘤"掏"出来,伤口小、恢复快,就像用微创手术"拆弹"。

(三)辅助攻击:放化疗的"扫尾工作"

如果肿瘤细胞已经"逃跑"(转移),术后需要用放化疗"大扫除":

-化疗:通过输液让药物随血液周游全身,杀死隐藏的癌细胞,就像在工厂里喷杀虫剂,不过可能会让头发暂时脱落、恶心呕吐,别担心,停药后会慢慢恢复。

-放疗:用高能射线精准照射肿瘤残留部位,像用激光枪定点清除敌人,皮肤可能会有点红痒,就像被太阳轻微晒伤。

四、普外科护理"后勤部":从术前到术后的贴心守护

(一)术前:心理按摩+身体调试

很多患者知道要手术后会紧张得失眠,护士会像老朋友一样和你聊天:"昨天看你饭没吃完,是担心手术吗?其实就像做了个稍长的梦,醒来就好了。"还会拿成功案例照片给你看,比如3床大叔术后第5天就能在走廊散步,让你心里有底。

术前1天要喝一种"神奇药水"(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味道像淡盐水,喝完后会拉肚子,把肠道里的大便清得干干净净,就像把加工厂的管道彻底冲洗一遍,避免术后感染。

(二)术中:无影灯下的"默契搭档"

你躺上手术台后,护士会给你盖温暖的被子,调整灯光角度,轻声说:"有点冷是吗?马上给你加热毯。"然后盯着监护仪,随时给医生递手术钳、纱布,就像游戏里的辅助玩家,默默保障输出。

她们提前把手术刀、镊子等器械摆得整整齐齐,医生说"镊子",马上递到手里;需要缝线时,针已经穿好线等着了。这种默契就像乐队里的鼓手,节奏精准,分秒不差。

(三)术后:疼痛管理+康复指导

1.疼痛"灭火器"

术后伤口会有点疼,护士会教你用"疼痛评分表":"0是不疼,10是疼得想撞墙,你现在大概几分?"如果超过3分,就会给你用止痛药,还会教你咳嗽时按住伤口,像给疼痛装了个"灭火器",轻轻一按就降温。

2.饮食"闯关游戏"

-第1关(术后1-2天):只能喝温水、米汤,每次喝20-30ml,像给刚重启的流水线先滴几滴润滑油。

-第2关(术后3-4天):可以喝稀粥、蛋花汤,慢慢增加到半碗,就像让流水线开始试运转。

-第3关(术后5-7天):能吃软面条、蒸蛋羹,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但要避开辛辣、油腻,就像流水线正式恢复生产,不过要先从小订单开始。

3.早期活动:预防并发症的"魔法操"

术后6小时,护士会扶你在床上翻身;第1天帮你坐起来拍背;第2天鼓励你扶着床头站一站;第3天陪你在病房走几圈。别小看这些"小动作",能预防肠粘连、肺炎,就像给身体各个零件做保养,防止生锈卡顿。

五、肿瘤患者的"生存指南":吃喝拉撒的小窍门

(一)饮食"红绿灯"

-绿灯食物(多吃):鱼肉、豆腐、西兰花、胡萝卜、燕麦粥,像给胃肠加优质燃料。

-黄灯食物(少吃):油炸食品、腌菜、甜点,偶尔吃一点解解馋,但别贪嘴。

-红灯食物(不吃):霉变食物(含黄曲霉素)、烧烤(含苯并芘),这些是明确的"致癌帮凶",坚决拉黑。

(二)排便"小目标"

每天固定时间蹲厕所(比如早餐后),就算没便意也坐5-10分钟,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如果便秘,可以吃火龙果、喝酸奶,或者用开塞露帮忙,别硬撑着,防止肠子"憋出毛病"。

(三)复查"备忘录"

术后1个月要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看看身体恢复情况;每3-6个月做一次胃镜/肠镜,防止肿瘤"卷土重来"。把复查日期设成手机闹钟,就像定期给胃肠做"安全检查",确保没有漏网之鱼。

结语:和胃肠肿瘤的"攻防战",你不是一个人

胃肠肿瘤虽然来势汹汹,但现代医学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攻防体系":普外科医生用手术刀精准歼敌,护士用贴心护理保驾护航,你只需要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心态。记住,每次坚持健康饮食、每次按时复查、每次战胜术后疼痛,都是在向肿瘤宣告:"我的身体,由我做主!"

当有一天你能大口吃着清蒸鱼、啃着玉米,在公园散步时感受胃肠正常蠕动,就会明白:这场与"不友好邻居"的战争,你赢在了科学、赢在了坚持,更赢在了对自己生命的认真态度。胃肠健康,从了解开始,从行动守护,让我们一起做自己身体的"最佳守护者"!

(王静君 河南省肿瘤医院 普外一病区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