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科手术领域,围手术期出血是影响手术成功率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凝血功能异常作为导致围手术期出血的关键因素之一,其相关检测指标在出血风险评估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准确评估凝血功能状态,能够提前识别出血风险,为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从而保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凝血功能检查的核心指标
凝血功能检查包含多个关键指标,每个指标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血液凝固的能力。凝血酶原时间(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功能,其正常参考值通常在11-13秒。当PT延长时,可能提示缺乏凝血因子,如维生素K缺乏或肝功能异常,华法林、香豆素等抗凝药物也会使PT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则代表了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共同凝血途径的功能,正常范围为25-35秒。APTT延长可能与血友病、肝素治疗或存在抗凝物质有关,而缩短则可能由于高凝状态或血栓性疾病。凝血酶时间(TT)是反映共同凝血途径功能的指标,正常参考值为14-21秒,其异常可能与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存在、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高或血中有抗凝血酶物质抑制了凝血酶作用等相关。纤维蛋白原(FIB)是血液凝固的重要成分,正常范围为1.8-3.5g/L,纤维蛋白原减少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增多则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糖尿病等疾病的征兆。
二、凝血功能异常指标与围手术期出血风险的关联
(一)凝血因子缺乏与出血风险
凝血因子在凝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任何一种凝血因子的缺乏都可能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增加围手术期出血风险。例如,血友病患者由于凝血因子Ⅷ或Ⅸ缺乏,其APTT会明显延长,在手术过程中,即使轻微的血管损伤也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出血。维生素K缺乏会影响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使PT延长,这类患者在手术时出血风险较高。医生在术前通过检测PT和APTT,可以及时发现凝血因子缺乏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补充凝血因子或维生素K,以降低出血风险。
(二)血小板异常与出血风险
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都会影响止血功能。当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⁹/L时,手术出血风险显著增加,可能出现创面渗血不止、术后血肿等情况。某些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可导致血小板减少,从而引起出血。此外,血小板功能异常,如先天性血小板无力症、获得性骨髓增生综合征等,也会使血小板在血管损伤时无法正常发挥止血作用,增加围手术期出血的风险。
(三)纤溶系统异常与出血风险
纤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溶解纤维蛋白,防止血栓过度形成。然而,当纤溶系统过度激活时,会导致纤溶亢进,使已经形成的血栓溶解,从而引起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严重的纤溶系统异常疾病,在DIC的早期,由于凝血系统的过度激活,消耗了大量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同时纤溶系统也被激活,导致出血倾向。通过检测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等指标,可以评估纤溶系统的功能状态。TT延长且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提示低纤维蛋白原血症;D-二聚体升高,提示存在纤溶活动,这些都与出血风险增加相关。
三、凝血功能异常检测指标在围手术期出血风险评估中的具体应用
(一)术前评估
术前凝血功能检查是评估患者手术风险的重要环节。医生通过检测PT、APTT、TT、FIB等指标,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判断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对于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可以按照常规手术方案进行准备;对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则需要进一步明确原因,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和预防措施。例如,对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术前可以补充相应的凝血因子;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可以输注血小板悬液;对于血液高凝的患者,可以合理使用抗凝药物,以降低围手术期出血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二)术中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凝血功能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手术创伤、失血、输血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凝血功能。通过实时监测凝血功能指标,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凝血功能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发现PT或APTT延长,提示出血风险增加,医生可以调整手术方式,减少血管损伤,同时采用更有效的止血方法,如使用止血材料、电凝止血等。如果发现血液高凝,可以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防止血栓形成。
(三)术后评估与治疗
术后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和发现潜在的出血或血栓形成风险。如果术后PT或APTT仍然延长,提示可能存在持续的凝血功能障碍,需要进一步治疗。同时,术后凝血功能检查还可以指导抗凝药物的使用。对于需要预防血栓形成的患者,医生可以根据凝血功能指标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在预防血栓的同时,避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四、总结
凝血功能异常相关检测指标在围手术期出血风险评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准确检测和评估这些指标,医生可以提前识别出血风险,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和预防措施,从而保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改善患者的预后。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凝血功能异常相关检测指标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围手术期出血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杨越 郑州市中心医院 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