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作为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手段,在医学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人体组织造成损伤,引发出血。为了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出血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凝血功能检测作为评估患者止血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手术前不可或缺的一项检查项目。
一、凝血功能:身体的“止血防线”
凝血功能是指血液在血管破损时,能够迅速由液态转变为固态,形成血栓并止血的能力。这一复杂而精细的生理过程主要由血小板、凝血因子和血管壁共同协作完成。当血管受损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伤口处,形成血小板血栓,起到初步止血的作用。同时,凝血因子被激活,通过一系列级联反应,最终形成纤维蛋白网,将血小板和红细胞紧紧包裹在一起,形成坚固的止血栓,防止血液进一步流失。
二、手术风险与凝血功能的关系
1.术中出血风险
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切开皮肤、肌肉、血管等组织,这必然会导致出血。如果患者的凝血功能正常,血液能够在伤口处迅速凝固,形成血栓,有效止血。然而,如果患者的凝血功能存在异常,如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等,就会导致血液凝固能力下降,术中出血量增加。严重的出血不仅会影响手术视野,增加手术难度,还可能导致患者失血过多,引发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2.术后出血风险
即使手术过程中出血得到了有效控制,术后患者仍面临出血的风险。例如,手术切口的缝合处、血管的吻合口等部位,如果凝血功能不佳,可能会出现渗血、血肿等情况。术后出血不仅会影响伤口的愈合,还可能引发感染、二次手术等并发症,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三、凝血功能检测的指标及意义
1.凝血酶原时间(PT)
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的状况。它是指在缺乏血小板的血浆中加入过量的组织凝血活酶和钙离子,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导致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PT延长可能意味着凝血因子Ⅶ、Ⅹ、Ⅴ、Ⅱ(凝血酶原)及纤维蛋白原缺乏,或者存在维生素K缺乏、肝脏疾病、口服抗凝药物等情况;PT缩短则可能与血栓性疾病有关。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APTT用于评估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功能。它是在受检血浆中加入APTT试剂(接触因子激活剂和部分磷脂)和钙离子后,观察血浆凝固所需的时间。APTT延长可能表示凝血因子Ⅷ、Ⅸ、Ⅺ、Ⅻ缺乏,或者存在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肝脏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情况;APTT缩短则可能与高凝状态有关。
3.纤维蛋白原(FIB)
FIB是凝血过程中的关键蛋白质,它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纤维蛋白,参与血栓的形成。FIB水平降低可能导致出血倾向,而增高则与血栓风险增加相关。
4.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血小板数量减少可能导致出血时间延长,增加手术中的出血风险。常见的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四、凝血功能检测在手术前的重要性
1.评估手术风险
通过凝血功能检测,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手术,以及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出血风险。对于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医生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输注凝血因子、血小板、使用止血药物等,以降低手术风险。
2.制定手术方案
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可以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例如,对于凝血功能较差的患者,医生可能会选择创伤较小的手术方式,或者调整手术顺序,优先处理出血风险较低的部位。此外,在麻醉方式的选择上,也会考虑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凝血功能的麻醉药物。
3.指导术中、术后管理
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可以根据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及时调整手术操作,如减少不必要的组织损伤、合理使用电凝设备等,以减少出血。术后,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如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合理使用抗凝药物等,预防术后出血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五、特殊情况下的凝血功能检测
1.肝病患者
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器官,当肝脏功能受损时,凝血因子的合成会减少,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因此,对于肝病患者,手术前必须进行凝血功能检测,以评估肝脏功能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患者
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司匹林等)的患者,其凝血功能会受到药物的影响,处于高凝或低凝状态。手术前需要停用抗凝药物,并进行凝血功能检测,以调整药物剂量或选择合适的替代药物,确保手术安全。
3.孕妇
孕妇在妊娠期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以预防分娩时出血。然而,过高的凝血状态也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孕妇在手术前也需要进行凝血功能检测,以便医生根据检测结果制定合理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
六、总结
手术前进行凝血功能检测是保障手术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凝血功能各项指标的检测,医生能够全面评估患者的凝血状态,及时发现凝血功能异常,为手术方案的制定、麻醉方式的选择以及术中、术后的管理提供重要依据。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高度重视手术前凝血功能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有效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凝血功能检测,了解自己的凝血功能状况,为手术的成功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韩晓伟 沈丘县人民医院 输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