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主管护师教你:心脏康复中的运动密码

2025-06-03 14:2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8537

心脏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而心脏康复作为一种综合的治疗手段,对于改善心脏病人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运动在心脏康复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作为主管护师,我将为大家揭开心脏康复中的运动密码。

运动为何是心脏康复的关键

改善心脏功能

运动可以增强心脏的泵血能力。当我们进行运动时,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来为身体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长期坚持适量的运动,心脏会逐渐适应这种负荷,心肌变得更加发达,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得到改善,从而提高心脏的整体功能。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

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减少体内脂肪堆积。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通过运动消耗热量,维持健康的体重,可以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此外,运动还能调节血脂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即“好胆固醇”)的含量,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即“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改善心理状态

心脏疾病患者往往会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能够改善人的情绪,使人感到愉悦和放松。同时,运动还能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心脏康复运动的类型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心脏康复中最常用的运动类型,包括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耐力。一般来说,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时每分钟步数在100-120步左右,运动时可以保持微微出汗、能正常说话但不能唱歌的状态。

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对于心脏康复也非常重要。它可以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有助于控制体重。常见的力量训练包括使用哑铃、杠铃进行的举重练习,以及利用自身重量进行的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力量训练应每周进行2-3次,每次选择2-3组动作,每组重复8-12次。

柔韧性训练

柔韧性训练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常见的柔韧性训练包括瑜伽、拉伸等。在进行柔韧性训练时,应缓慢地进行动作,每个动作保持15-30秒,以感到轻微的拉伸感为宜。

运动前的准备

全面评估

在开始心脏康复运动之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运动负荷试验等检查,以了解心脏的功能状态和运动能力。医生会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制定计划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运动目标和兴趣爱好,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运动计划应包括运动的类型、强度、时间和频率等要素。同时,要考虑到患者的日常生活安排,确保运动计划具有可行性。

准备合适的装备

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对于运动的安全和效果至关重要。例如,选择一双舒适、合脚的运动鞋,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和缓冲,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如果进行户外运动,还应根据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服装。

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控制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心脏康复运动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因素。运动强度过低,达不到锻炼效果;运动强度过高,则可能对心脏造成负担,甚至引发危险。可以通过心率来监测运动强度,一般来说,运动时的心率应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85%之间。最大心率可以用公式“220-年龄”来估算。

注意身体反应

在运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果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此外,运动后也应注意休息,观察身体是否有异常反应。

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心脏康复运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的强度和时间。不要一开始就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以免对身体造成损伤。随着身体适应能力的提高,再逐步调整运动计划。

运动后的恢复

放松活动

运动结束后,不要立即停止活动,应进行5-10分钟的放松活动,如慢走、拉伸等,帮助身体逐渐恢复到安静状态。放松活动可以减少运动后肌肉酸痛和疲劳的发生。

补充能量和水分

运动后应适当补充能量和水分。可以选择喝一些温开水或运动饮料,以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同时,摄入一些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的食物,帮助身体恢复。

记录运动情况

患者可以记录自己的运动情况,包括运动的类型、强度、时间、身体反应等。通过记录运动情况,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运动进展,及时调整运动方案。

心脏康复中的运动密码需要我们用心去解读和实践。通过合理的运动,我们可以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但在运动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运动的安全和科学。希望大家都能掌握心脏康复运动的密码,拥有健康的心脏和美好的生活。

(杨淅 郑州市中心医院 全科医学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