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脊柱畸形疾病,它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形象,严重时还会对心肺功能、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了解脊柱侧弯的早期筛查方法以及非手术干预策略至关重要。
一、脊柱侧弯的早期筛查
1.外观观察
-背部形态:这是最直观的筛查方法。让孩子自然站立,双脚并拢,双手自然下垂。从背后观察,正常情况下脊柱应呈现一条直线,两侧肩膀、肩胛骨以及腰部的高度应该对称。若发现一侧肩膀高于另一侧,或者一侧肩胛骨明显突出,像“剃刀背”样畸形,又或者双侧腰部不对称,一侧有明显的褶皱,这些都可能是脊柱侧弯的迹象。例如,有些孩子在穿衣服时,家长会发现衣服总是向一侧倾斜,这时候就需要警惕脊柱侧弯的可能。
-脊柱曲线:让孩子向前弯腰90度,双手自然下垂,家长或医生从后方观察其背部。正常情况下,背部应该是平坦的。若出现背部一侧高一侧低,呈现“阶梯状”,则提示可能存在脊柱侧弯。这一检查动作被称为“亚当斯前屈试验”,它能更敏感地发现脊柱侧弯导致的背部不对称。
2.体态评估
-姿势异常:留意孩子平时的姿势,如是否习惯性地歪向一侧站立或坐着,走路时身体是否有倾斜。有些孩子在站立时,会不自觉地将重心偏向一侧,长期如此,可能是为了代偿脊柱侧弯带来的不平衡。另外,书写时身体是否过度扭转,也可能与脊柱侧弯有关。例如,家长发现孩子写字时,身体总是扭向一边,怎么纠正都改不过来,就需要进一步检查。
-下肢长度差异:部分脊柱侧弯患者可能伴有下肢不等长的情况。可以让孩子平躺在床上,观察双侧下肢的长度是否一致。简单的方法是对比双侧内踝到髂前上棘的距离,如果差距超过1厘米,可能提示存在下肢不等长,而这有可能与脊柱侧弯相关。当然,下肢不等长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需要进一步排查。
3.定期筛查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建议定期进行脊柱侧弯的筛查。学校和家长应重视这一问题,小学阶段可每年进行一次筛查,中学阶段每半年筛查一次。特别是在孩子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如女孩10-14岁,男孩12-16岁,更要加强关注。因为在这个时期,骨骼生长迅速,脊柱侧弯也更容易进展。通过定期筛查,可以及时发现早期的脊柱侧弯,为后续的治疗争取最佳时机。
4.专业检查
如果通过外观观察和体态评估怀疑有脊柱侧弯,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医生一般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脊柱的弯曲角度、评估脊柱的活动度等。同时,还会借助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如站立位全脊柱X线片,它可以清晰地显示脊柱的形态、弯曲程度以及椎体的结构,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脊柱侧弯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此外,对于一些复杂的病例,可能还需要进行CT或MRI检查,以了解脊柱的三维结构以及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病变。
二、脊柱侧弯的非手术干预策略
1.观察随访
对于轻度的脊柱侧弯,即侧弯角度小于20°的患者,通常采取观察随访的策略。这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而是定期(一般每3-6个月)到医院进行复查,通过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密切监测脊柱侧弯的进展情况。在观察期间,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睡姿,避免长时间单侧负重等。同时,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肌肉力量,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例如,定期进行游泳运动,游泳时身体在水中处于水平状态,脊柱所承受的压力较小,且能锻炼到全身的肌肉,对维持脊柱健康有益。
2.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对于轻、中度脊柱侧弯患者是一种重要的非手术干预方法。它主要通过针对性的肌肉锻炼,增强脊柱两侧肌肉的力量,纠正肌肉不平衡,从而改善脊柱侧弯的程度。
-核心肌群训练:核心肌群包括腹部、腰部和臀部的肌肉,它们对维持脊柱的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例如平板支撑,患者双肘和双脚支撑地面,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腹部收紧,避免塌腰或撅臀,每次坚持30-60秒,每天进行3-4组。还有仰卧抬腿,患者仰卧在床上,双腿伸直并拢,缓慢抬起双腿,与床面成30°-60°角,保持5-10秒,然后缓慢放下,每组进行10-15次,每天进行3-4组。这些训练可以增强腹部肌肉对脊柱的支撑力。
-脊柱伸展与侧方弯曲训练:患者可进行脊柱的伸展运动,如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向上伸直,然后缓慢向后伸展腰部,尽量将身体向后仰,感受腰部的拉伸,保持5-10秒,然后恢复原位,重复进行10-15次,每天进行3-4组。侧方弯曲训练则是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一侧手臂向上伸直,身体向另一侧弯曲,感受身体侧面的拉伸,保持5-10秒,然后换另一侧进行,每组进行10-15次,每天进行3-4组。这些训练有助于增加脊柱的柔韧性,纠正脊柱的侧弯。
3.支具治疗
当脊柱侧弯角度在20°-40°之间时,支具治疗通常是主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支具通过对脊柱施加外力,限制脊柱侧弯的进展,促使脊柱向正常方向生长。支具需要根据患者的体型定制,确保贴合身体,起到有效的矫正作用。患者需要长时间佩戴支具,一般每天佩戴时间不少于18小时,随着脊柱的生长和侧弯程度的变化,支具可能需要定期调整或更换。佩戴支具期间,患者要注意皮肤护理,避免因支具压迫导致皮肤破损、压疮等问题。同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支具治疗的效果。
4.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以辅助改善脊柱侧弯的症状,增强治疗效果。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按摩、理疗等。按摩可以缓解脊柱周围肌肉的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疲劳。理疗如红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能够改善局部组织的代谢,促进肌肉和骨骼的修复。例如,红外线照射可以产生温热效应,使局部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这些物理治疗方法一般每周进行2-3次,具体疗程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确定。
脊柱侧弯的早期筛查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而科学合理的非手术干预策略则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途径。家长和学校要重视孩子的脊柱健康,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帮助孩子拥有健康挺拔的身姿。
(贾要锋 禹州市中医院 骨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