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当儿科遇上妇产科超声,这些知识要掌握

2024-10-08 16:0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现代医学诊断领域,超声检查凭借无创、便捷、可重复等优势,成为妇产科和儿科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当儿科超声与妇产科超声相遇,它们既有各自独特的检查重点和应用场景,又存在诸多共通之处。了解这些知识,无论是对医护人员准确诊断,还是对家长们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都有着重要意义。

妇产科超声:守护生命最初的旅程
妇产科超声主要用于评估女性生殖系统及胎儿的发育情况。从女性备孕阶段开始,超声就能发挥作用,通过检查子宫、卵巢的形态、大小以及子宫内膜的厚度,判断生殖器官是否具备良好的受孕条件。例如,若子宫内膜过薄,可能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医生可据此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

怀孕后,超声更是成为了监测胎儿发育的 “眼睛”。在孕早期,超声能够确定是否为宫内妊娠,排除宫外孕的风险。通过测量孕囊大小、胎芽长度等数据,还能准确推算孕周。孕中期的大排畸检查堪称孕期超声的 “重头戏”,它利用高分辨率超声设备,对胎儿的颅脑、心脏、四肢、脊柱等重要器官进行详细检查,筛查胎儿是否存在结构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缺陷、唇腭裂等。到了孕晚期,超声则主要关注胎儿的生长发育指标、羊水情况、胎盘成熟度以及胎位,为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关键依据 。

此外,妇产科超声还可用于诊断多种妇科疾病,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息肉等。通过观察病变部位的形态、回声特点等,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儿科超声:关注儿童成长的健康密码
儿科超声的应用范围同样广泛,涵盖了从新生儿到青少年的各个年龄段。对于新生儿而言,颅脑超声是评估脑部发育的重要手段。由于新生儿前囟未闭合,超声能够透过囟门观察脑实质结构,诊断颅内出血、脑积水、脑发育不良等疾病。在早产儿中,颅内出血较为常见,颅脑超声可及时发现出血部位和出血量,以便医生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小儿腹部超声也是儿科临床常用的检查项目。它可以清晰显示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腹部脏器的形态、大小和内部结构,帮助诊断阑尾炎、肠套叠、肠系膜淋巴结炎、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比如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急腹症,超声检查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套叠的肠管,为及时治疗争取时间,避免肠坏死等严重后果。

此外,儿科超声还可用于检查小儿髋关节发育情况,早期诊断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评估甲状腺、乳腺等内分泌器官的功能状态,筛查甲状腺结节、性早熟等疾病。对于儿童常见的体表肿物,如皮下囊肿、血管瘤等,超声也能通过观察肿物的位置、大小、血流信号等,辅助医生判断肿物的性质。

两者的共通与差异
妇产科超声和儿科超声在检查原理上是一致的,都是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时产生的反射、折射等物理特性,形成图像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但在实际操作和检查重点上存在明显差异。

从检查对象来看,妇产科超声主要针对女性生殖系统和胎儿,而儿科超声的检查对象则是整个儿童群体,涵盖了身体各个系统和器官。在检查方法上,妇产科超声除了经腹部超声外,还常采用经阴道超声,这种方式能更清晰地观察子宫和附件的细节;儿科超声则多采用经体表超声,对于不配合的儿童,有时需要在睡眠状态下进行检查,以确保图像的准确性。

在图像解读方面,两者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妇产科超声更关注胎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和结构完整性,以及女性生殖器官的病变;儿科超声则侧重于儿童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同时要考虑到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特殊性。

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
无论是妇产科超声还是儿科超声,都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对于妇产科超声检查,经腹部超声检查前通常需要憋尿,使膀胱充盈,推开肠道,以便清晰显示子宫和附件;经阴道超声检查前则需排空膀胱。而儿科超声检查,一般不需要特殊准备,但对于需要检查腹部的儿童,建议空腹 4 - 6 小时,避免胃肠内容物干扰图像质量。对于年龄较小、不配合检查的儿童,家长要做好安抚工作,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此外,虽然超声检查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但也不应过度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检查时间和次数,以达到最佳的诊断效果。

妇产科超声和儿科超声如同医学领域的两盏明灯,在不同的阶段照亮生命健康之路。了解这些知识,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检查,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自身和孩子的健康状况,为生命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贾楠楠 新乡市妇幼保健院 超声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