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超声检查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与优势全解析

2025-05-24 12:2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中,超声检查凭借其无创、便捷、实时成像等特点,已成为妇产科临床诊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从早期妊娠的确认到胎儿发育的监测,从妇科疾病的诊断到治疗效果的评估,超声检查以其独特的优势,为妇产科医疗工作提供了精准的影像支持。本文将全面解析超声检查在妇产科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及其显著优势,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技术在保障母婴健康、提升妇科疾病诊疗水平中的关键作用。

一、超声检查在产科领域的核心应用

产科超声是孕期监测的“黄金标准”,通过不同阶段的超声检查,能动态追踪胎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干预,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

(一)早期妊娠的确认与评估

妊娠6-8周是早期超声检查的关键时段,此时检查的核心目的包括:

-确认宫内妊娠,排除异位妊娠(如输卵管妊娠)。异位妊娠若未及时发现,可能导致输卵管破裂大出血,危及孕妇生命,超声检查可通过观察孕囊位置明确诊断。

-评估胚胎发育状态,观察孕囊大小、胎芽长度及原始心管搏动。正常情况下,妊娠6周左右可见胎芽,7周左右可探测到心管搏动,若超过相应孕周仍未发现,需警惕胚胎停育。

-判断妊娠数目,明确是否为多胎妊娠(双胞胎、三胞胎等),并区分多胎妊娠的类型(如单卵双胎或双卵双胎),为后续孕期管理提供依据。

(二)中孕期胎儿系统筛查(大排畸)

妊娠20-24周是胎儿系统超声检查的最佳时期,此时胎儿各器官已基本发育成型,羊水量适中,便于超声医生对胎儿进行全面结构筛查,主要包括:

-胎儿头部:观察颅骨光环是否完整,测量双顶径、头围,排查脑积水、无脑儿、小头畸形等颅脑异常。

-胎儿脊柱:检查脊柱排列是否整齐,有无脊柱裂、脊柱侧弯等畸形。

-胎儿胸部:观察心脏位置、大小及结构,筛查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房间隔缺损等),同时检查肺部是否存在异常占位。

-胎儿腹部:确认腹壁是否完整,排查脐膨出、腹裂等畸形;观察肝、胆、胰、脾、肾等腹部脏器的发育情况,如肾积水、多囊肾等。

-胎儿四肢:测量股骨长、肱骨长等指标,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是否与孕周相符,同时排查四肢短小、缺如等畸形。

这一阶段的超声检查能发现约80%以上的胎儿结构异常,是降低出生缺陷的重要环节。

(三)晚孕期超声监测

妊娠28周至分娩前的超声检查,主要聚焦于胎儿生长发育、胎位及胎盘、羊水情况:

-胎儿生长参数评估:通过测量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等指标,计算胎儿体重,判断胎儿是否存在生长受限(小于相应孕周体重第10百分位)或巨大儿(体重超过4000g),为分娩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胎位判断:明确胎儿先露部(头部或臀部),若为臀位、横位等异常胎位,可在医生指导下尽早进行纠正(如胸膝卧位),降低难产风险。

-胎盘与羊水评估:观察胎盘位置(是否存在前置胎盘)、成熟度(分为0-Ⅲ级,反映胎盘功能状态),测量羊水量(羊水指数或最大羊水深度),羊水过多或过少均可能提示胎儿异常(如消化道畸形、泌尿系统异常)或胎盘功能减退。

二、超声检查在妇科领域的关键应用

除产科外,超声检查在妇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盆腔脏器病变的识别上具有显著优势。

(一)子宫疾病的诊断

-子宫肌瘤:超声可清晰显示肌瘤的位置(黏膜下、肌壁间、浆膜下)、大小、数量及内部回声特征。例如,肌壁间肌瘤表现为子宫肌层内的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黏膜下肌瘤可能突向宫腔,影响月经周期,超声可明确其位置以指导治疗(如宫腔镜手术)。

-子宫内膜病变:通过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增殖期、分泌期厚度不同),观察内膜回声是否均匀,可辅助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等。如子宫内膜息肉表现为宫腔内的高回声结节,带蒂者可随体位变动;子宫内膜癌则可能出现内膜增厚、回声不均,结合临床症状(如绝经后阴道出血)可提示进一步检查。

(二)卵巢及输卵管疾病的诊断

-卵巢囊肿:超声可区分生理性囊肿(如卵泡囊肿、黄体囊肿,多可自行消退)与病理性囊肿(如巧克力囊肿、畸胎瘤)。巧克力囊肿因内含陈旧性血液,超声表现为囊性包块,内见细密光点;畸胎瘤则因含有脂肪、毛发等成分,常表现为混合性回声,可见“脂液分层”征。

-卵巢肿瘤:超声可初步判断卵巢肿瘤的良恶性。良性肿瘤多为囊性、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恶性肿瘤常为实性或混合性、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且可能伴有腹水,为进一步的肿瘤标志物检查或手术提供方向。

-输卵管疾病:超声可诊断输卵管积水(表现为腊肠形囊性包块,沿输卵管走行)、输卵管妊娠(异位妊娠的常见类型)等,结合临床症状(如停经后腹痛、阴道流血)可快速明确诊断。

(三)妇科内分泌疾病的辅助诊断

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超声检查可观察到卵巢的特征性改变:单侧或双侧卵巢内有≥12个直径2-9mm的小卵泡,呈“项链征”排列,结合患者的月经稀发、多毛等症状,可辅助确诊PCOS,为后续的激素调节治疗提供依据。

三、妇产科超声检查的技术类型及适用场景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不同类型的超声检查在妇产科领域各有侧重,满足了不同临床需求。

(一)经腹部超声

经腹部超声是最基础的超声检查方式,检查时需患者膀胱充盈(憋尿),使膀胱成为“透声窗”,便于清晰显示盆腔脏器。其优势是视野广,可观察较大的病变或胎儿整体情况,适用于中晚孕期胎儿检查、盆腔巨大包块的初步评估等;但对于早期妊娠或肥胖患者,图像清晰度可能受影响。

(二)经阴道超声

经阴道超声需将探头放入阴道内,无需憋尿,且探头距离盆腔脏器更近,图像分辨率更高,尤其适用于:

-早期妊娠(停经5周即可清晰显示孕囊);

-妇科疾病的精细检查(如子宫内膜病变、卵巢小囊肿);

-肥胖患者或腹部超声显示不清的情况。但对于中晚孕期胎儿检查或未婚女性,一般不适用。

(三)三维/四维超声

三维超声可通过计算机处理获得胎儿或脏器的立体图像,四维超声则是动态的三维超声(实时三维)。在产科中,三维/四维超声能更清晰地显示胎儿面部结构(如唇裂)、脊柱形态等,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畸形;在妇科中,可用于评估子宫畸形(如纵膈子宫)、卵巢肿瘤的空间结构等,但通常作为二维超声的补充,不能替代常规二维超声。

四、超声检查在妇产科领域的显著优势

超声检查之所以能成为妇产科的“首选影像工具”,与其独特的优势密不可分:

(一)无创性与安全性高

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成像,无辐射,对孕妇、胎儿及妇科患者均无创伤,可反复进行。相比X线、CT等有辐射的检查,超声检查在孕期可多次应用而不影响胎儿发育,是孕期监测的安全选择。

(二)实时性与动态观察

超声检查能实时显示脏器或胎儿的活动状态,如胎儿的胎动、胎心搏动、肢体运动,以及子宫收缩、卵巢囊肿的血流情况等,便于医生即时判断病变或胎儿的动态变化,为诊断提供“动态证据”。

(三)操作便捷与可及性强

超声检查设备相对轻便,操作流程简单,检查时间短(常规检查约10-30分钟),可在门诊、急诊等场景快速开展。无论是基层医院还是大型综合医院,超声检查均较为普及,能满足不同地区患者的诊疗需求。

(四)成本相对较低

与磁共振(MRI)等高端影像检查相比,超声检查的费用更低,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尤其适合孕期多次检查或基层医疗场景的大规模应用。

五、超声检查的局限性与注意事项

尽管超声检查优势显著,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临床应用中需注意:

-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受设备性能、医生经验、患者自身条件(如肥胖、肠道气体干扰)等因素影响,部分微小畸形(如听力障碍、先天性心脏病的某些亚型)可能无法通过超声发现。

-超声检查是影像学检查,不能替代病理诊断(如卵巢肿瘤的良恶性最终需靠病理活检确认)。

-孕期超声检查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无指征的过度检查,同时孕妇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检查质量。

结语

超声检查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已从简单的“图像显示”发展为“精准诊疗的核心支撑”,无论是孕期胎儿监测还是妇科疾病诊断,都离不开超声技术的助力。其无创、安全、实时、便捷的优势,使其成为守护女性健康与母婴安全的“利器”。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进步(如超声造影、弹性成像等),未来其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提升妇产科诊疗水平、保障女性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刘楠楠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第二人民医院 超声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