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孕育新生命的奇妙旅程中,每一位准妈妈都希望能随时了解腹中宝宝的成长情况,确保其健康平安。而超声检查,就像孕妈和宝宝的健康 “透视镜”,以无创、便捷的方式,为我们揭开胎儿发育的神秘面纱,在整个孕期保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超声检查的原理:声波编织的生命图谱
超声检查利用的是超声波的物理特性。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 20000 赫兹的声波,超出了人类听觉范围。当超声波进入人体后,会在不同组织的分界面上发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超声设备接收这些反射回来的声波信号,经过计算机处理,将其转化为实时动态的图像。就像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一样,超声检查能精准地 “看到” 人体内部结构。
对于孕妈而言,这种检查方式极为安全。与 X 光、CT 等利用电离辐射成像的检查不同,超声检查不涉及任何辐射,不会对胎儿的 DNA 造成损伤。自 20 世纪 50 年代超声技术应用于妇产科领域以来,大量临床研究和长期随访都证实了其安全性,孕妈们可以放心接受检查。
二、孕期超声检查的 “黄金时刻表”
整个孕期通常需要进行多次超声检查,每次检查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重点。
(一)早孕期检查:生命最初的确认
怀孕 6 - 8 周左右,第一次超声检查至关重要。此时检查的主要目的是确认是否为宫内妊娠,排除宫外孕的风险。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若未及时发现,可能导致输卵管破裂,引发大出血,危及孕妇生命。同时,这次检查还能确定孕囊的数量,判断是单胎、双胎还是多胎妊娠,并观察胎芽和胎心搏动,确认胚胎是否存活。看到屏幕上那微弱却有力的胎心闪烁,对于准妈妈来说,是第一次与小生命的 “隔空对话”。
(二)NT 检查:胎儿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怀孕 11 - 13⁺⁶周,NT(颈项透明层)检查是重要的排畸检查。NT 是胎儿颈后部皮下组织内液体积聚的厚度,正常情况下,NT 值应小于 2.5 - 3.0 毫米。NT 增厚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如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结构畸形密切相关。通过测量 NT 厚度,结合孕妇血清学检查,能对胎儿染色体疾病进行早期筛查,为后续是否需要进一步的产前诊断(如羊水穿刺)提供重要依据 。
(三)大排畸检查:全面排查胎儿结构畸形
怀孕 20 - 24 周,是进行系统超声检查(俗称 “大排畸”)的最佳时期。此时胎儿的各个器官已基本发育成形,羊水量适中,超声图像清晰,便于医生全面观察胎儿的头颅、颜面、脊柱、心脏、四肢、腹部脏器等结构,排查是否存在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肢体短缺等严重结构畸形。这项检查如同为胎儿进行一次 “全身大体检”,是孕期排畸的关键环节。
(四)晚孕期检查:监测胎儿生长与胎盘功能
怀孕 28 周后,超声检查主要用于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测量胎儿双顶径、股骨长、腹围等指标,评估胎儿体重,判断是否存在胎儿生长受限或巨大儿。同时,检查胎盘的位置、成熟度以及羊水量。若发现胎盘位置过低(前置胎盘)、羊水过少或过多等异常情况,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分娩安全。临近预产期时,超声检查还能帮助确定胎儿的胎位,为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提供参考。
三、超声检查中的那些 “小秘密”
在超声检查过程中,准妈妈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情况,充满疑惑。比如,有时宝宝不配合,背对着探头,无法看清某些部位。这时医生会建议准妈妈起身活动、爬楼梯或吃点甜食,让宝宝 “动起来”。这是因为胎儿在子宫内会不断变换姿势,通过适当的活动,有可能改变其体位,以便医生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还有准妈妈担心超声检查时间过长会对胎儿有影响。事实上,目前并没有科学依据表明常规超声检查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医生会根据检查需求,合理控制检查时间,一般单次检查时间不会超过 20 - 30 分钟。
此外,超声检查虽然是强大的排畸工具,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受胎儿体位、孕妇腹壁厚度、羊水量等因素影响,一些细微的结构畸形可能无法在超声检查中被发现。而且,超声检查只能发现胎儿的结构异常,对于智力发育、听力等功能方面的问题,无法通过超声检测。
四、超声检查后的安心与期待
每次超声检查结束后,准妈妈拿到报告单时,往往会被上面复杂的文字和数据弄得一头雾水。其实,报告单上的各项指标,医生都会详细解读。如果检查结果正常,准妈妈可以放下心来,继续安心养胎;若发现异常,也不必过于惊慌,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方案。
超声检查不仅是对胎儿健康的监测,也是准妈妈与宝宝之间独特的情感纽带。看着屏幕上宝宝从一个小小的孕囊逐渐长成可爱的模样,每一次胎动、每一个表情,都能让准妈妈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美好。
超声检查就像一位忠诚的 “孕期卫士”,陪伴着准妈妈走过整个孕育旅程。它用声波绘制出生命的轨迹,为新生命的健康保驾护航。在科技的助力下,相信未来超声检查技术会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孕妈和宝宝带来更精准、更全面的健康保障,让每一个新生命都能平安、顺利地降临到这个世界。
(贾楠楠 新乡市妇幼保健院 超声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