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颈动脉斑块=马上要中风?专家教你正确应对

2025-04-17 11:2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体检报告一到手,一眼扫到“颈动脉斑块”,心跳就开始飙升,脑补画面浮现——担架、CT、轮椅、护理员温柔地递上吸管。于是你一边上网搜“颈动脉斑块是不是就要中风”,一边默默把家里的火锅底料和肥牛卷藏进了最上层柜子。

冷静点,朋友。颈动脉斑块≠中风倒计时。但,它也不是“我不理你你就消失”的路人甲。今天我们就用轻松一点的方式,认真谈谈这个斑斑点点的小问题,以及怎么和它和平共处(或者干脆说“拜拜”)。

一、什么是颈动脉斑块?它是不是个“坏家伙”?

颈动脉,就像是大脑的“高速公路”。血液带着氧气和营养顺着这条路往脑子里狂奔。可惜,随着年龄、饮食、生活习惯的“熏陶”,有些“车道”开始出现交通障碍,也就是“斑块”。

斑块是什么?想象一下在管道里堆积的水垢,斑块其实是由胆固醇、脂肪、钙等物质混合形成的“混凝土团子”。它粘在血管壁上,有的很“安分”,有的却有点调皮——一言不合就“破裂”,再来个血栓,严重时就可能堵住血流,引发脑卒中(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中风”)。

所以说,颈动脉斑块不是脑卒中的“魔鬼使者”,但确实是一个“潜伏在高速公路旁边的炸弹”,得盯住!

二、得了斑块,是不是只能坐等中风?

别急着吓自己。斑块也分等级,不能一棒子打死。


体检报告一般会告诉你:有没有斑块、斑块大小、血流是否受阻。如果医生说“轻微”“无明显狭窄”——别自个吓自个,这时候最大的敌人其实是你的焦虑。

三、那些“斑块星人”都有啥共同点?

如果你翻翻斑块患者的“朋友圈”,你会发现他们有一票常见好友:

1、高血压老哥:血压一高,血管壁受压、变硬、受伤,斑块就趁机登场。

2、高血脂姐妹:胆固醇含量高,直接提供“建筑原料”。

3、糖尿病队友:血糖高破坏血管内皮,加速斑块形成。

4、烟酒好兄弟:对血管伤害直线拉满,堪称“斑块加速器”。

5、坐着不动君:久坐不动,血液流速慢,斑块欢喜跳舞。

如果你同时拥有这些属性,斑块对你几乎是“预约制”了。

四、发现斑块怎么办?专家教你几招搞定它

不慌,我们可以跟斑块“斗智斗勇”,把它养成“安分守己的住户”,甚至让它慢慢“瘦身”:

1、管住嘴:吃对了,血管笑了

拒绝“三高食物”——高油、高盐、高糖;

多吃粗粮、深色蔬菜、坚果(但别一把抓)、深海鱼;

少碰红肉、加工食品、奶油蛋糕。它们是斑块最爱的“小零食”。

2、迈开腿:运动是血管的“扫地机器人”

每周至少5次有氧运动,每次30分钟,比如快走、骑车、游泳;

别整“暴走3小时+躺平3天”那种极端操作,适度才是王道;

办公室“久坐党”,每小时记得站起来活动一下腿脚。

3、控三高:让血管喘口气

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

LDL胆固醇(“坏胆固醇”)控制在2.6 mmol/L以下;

血糖空腹控制在6.1 mmol/L以下。

这仨控制好了,斑块就像吃了“抑制剂”。

4、必要时,药物来帮忙

医生可能会建议你服用:

他汀类药物:降脂、稳定斑块,“斑块保安”;

阿司匹林:防血栓,“血液润滑剂”。

别随便停药、乱吃保健品、听“老街养生大师”的建议——你的血管斑块,它可不迷信。

五、什么时候需要“动刀”?

当斑块让血管狭窄超过70%,医生可能会建议手术,比如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支架植入术。别怕,现代技术早已成熟,许多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提升。

当然,动刀只是最后一道防线,更重要的是前面的饮食+运动+控制三高这三件套。

六、写在最后:斑块不吓人,吓人的是不懂它

颈动脉斑块,并不是中风的“前奏曲”,更不是“死亡通知书”。它只是提醒你:是时候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了。该动动了,该戒口了,该去医院做正规检查了。

别让焦虑跑在斑块前面,把生活搞得像“灾难片”;也别让松懈跑在治疗前头,把健康拖成“喜剧变悲剧”。

你和中风之间,不是只有一个斑块,而是一个你是否愿意“动起来”的决定。

(马建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