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颈动脉超声查什么?斑块大小和中风风险有关

2025-07-18 20:4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颈动脉超声:解码血管健康与中风风险的隐形关联
在人体颈部两侧,各有一条如同 “生命通道” 的血管 —— 颈动脉,它们肩负着向大脑输送 80% 血液的重任。当这条通道出现 “交通堵塞” 时,大脑就可能因缺血而引发中风。作为筛查颈动脉疾病的 “金标准”,颈动脉超声凭借无创、便捷、精准的优势,成为守护脑血管健康的重要防线。本文将深入解析颈动脉超声的检查内容,揭示斑块大小与中风风险的隐秘关联,助你读懂血管发出的健康信号。

颈动脉超声:血管健康的 “透视镜”
颈动脉超声是利用高频声波对颈部动脉进行成像的检查技术,它无需穿刺或注射造影剂,检查过程仅需 10-15 分钟,全程无痛苦,对人体无辐射伤害,尤其适合作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规体检项目。

这项检查的核心价值在于早期发现颈动脉病变。医生通过超声图像可清晰观察血管壁的结构、管腔的通畅程度以及血流的动态变化,能捕捉到毫米级的细微病变。临床数据显示,约 60% 的缺血性中风与颈动脉病变直接相关,而颈动脉超声能在症状出现前 3-5 年发现潜在风险,为干预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颈动脉超声查什么?四大核心指标解析
颈动脉超声的检查报告通常包含四个关键指标,这些数据共同构成了评估血管健康的 “评分卡”。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 是最基础的指标。正常情况下,颈动脉内膜与中层的总厚度应小于 1.0毫米,当数值在 1.0-1.5毫米之间时,提示内中膜增厚;大于等于1.5毫米则可判定为斑块形成。研究发现,IMT 每增加 0.1 毫米,中风风险就会上升 15%,这一指标能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斑块的形态与性质比大小更重要。超声可区分斑块是 “稳定型” 还是 “不稳定型”:稳定斑块通常质地坚硬、表面光滑,由钙化或纤维组织构成,像血管壁上的 “石头”,不易脱落;不稳定斑块则质地松软,内部富含脂质核心,表面有薄纤维帽,类似 “豆腐渣”,容易破裂出血,释放的碎片会随血流阻塞脑血管。统计显示,约 70% 的缺血性中风由不稳定斑块引发。

血管狭窄程度是评估风险的关键数据。超声通过测量管腔直径计算狭窄率:轻度狭窄(<50%)通常无明显症状;中度狭窄(50%-69%)可能出现短暂性脑缺血;重度狭窄(≥70%)时,脑供血显著减少,年度中风风险可达 10%-15%。当狭窄率超过 70% 且伴有症状时,临床通常建议手术干预。

血流动力学改变能间接反映血管功能。多普勒超声可检测血流速度,正常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约为91.3±20.7cm/s,当流速显著升高(如超过 200cm/s),提示血管狭窄;而流速降低则可能意味着血管闭塞或血流灌注不足。这些数据能帮助医生判断脑供血不足的程度。

斑块大小与中风风险:并非简单的 “正比关系”
很多人认为 “斑块越大,中风风险越高”,但医学研究表明,两者的关系远比这复杂。

斑块体积与狭窄程度不完全对等。有些斑块体积较大但向血管外生长(偏心性斑块),对管腔的阻塞不明显;而有些小斑块恰好位于血管分叉处,可能造成严重狭窄。临床曾遇到直径仅 3 毫米的斑块因堵塞颈动脉分叉,导致患者突发中风的案例。

斑块的 “不稳定性” 比大小更危险。2023 年《柳叶刀・神经病学》的研究显示,直径 5 毫米的不稳定斑块引发中风的风险,是 10 毫米稳定斑块的 8 倍。不稳定斑块的超声特征包括:低回声或混合回声、表面不规则、伴有溃疡形成,这类斑块在血压波动时易破裂,释放的血栓碎片可在数分钟内阻塞脑血管。

位置决定风险等级。位于颈动脉窦部(血管分叉处)的斑块,即使体积较小,也比其他位置的大斑块更危险。这是因为血流在分叉处形成涡流,容易冲击斑块导致脱落。数据显示,颈动脉窦部斑块引发中风的概率是颈总动脉斑块的 3 倍。

从检查到干预:降低中风风险的全程管理
发现颈动脉斑块后,不必过度恐慌,科学干预可显著降低风险。

分层管理策略是关键。对于轻度狭窄(<50%)且斑块稳定者,建议每 6-12 个月复查超声,同时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每日摄入膳食纤维 25-30 克,每周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在 2.6mmol/L 以下。

中度狭窄(50%-69%)患者需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服用他汀类药物,若合并高血压,应将血压控制在 140/90mmHg 以下。研究显示,规范用药可使中风风险降低 40%。

重度狭窄(≥70%)或斑块不稳定者,需评估手术指征。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和支架成形术(CAS)能有效清除或支撑斑块,术后中风风险可降至每年 2%-3%。但手术需严格把握适应症,如近期频发短暂性脑缺血者优先考虑手术。

定期监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斑块的性质和大小会随时间变化,稳定斑块可能在高血压、吸烟等因素作用下转变为不稳定斑块。建议高危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吸烟者、有中风家族史者)每年进行一次颈动脉超声检查,做到动态监测、及时干预。

结语:守护颈动脉,筑牢脑健康防线
颈动脉超声就像血管的 “预警雷达”,能早期捕捉中风的潜在风险。理解斑块大小与中风风险的复杂关系,避免陷入 “唯大小论” 的误区,关注斑块的稳定性和位置,才能更科学地评估健康风险。

从健康饮食到规范用药,从定期检查到适时手术,每一步干预都是在为脑血管 “减压”。记住,颈动脉的健康不仅关乎颈部,更决定着大脑的生机与活力。让我们以科学为盾,守护这条生命通道的畅通,远离中风威胁。

(陈娟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总医院 功能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