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遇上老年痴呆怎办?预防很重要

2025-03-14 11:3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很多老年人会出现“痴呆”的症状,比如记忆力明显下降,不再认识周围的人和事等,同时自己的行动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也会随之下降。老年痴呆的发生与人的年龄有关,多见于老年人群。很多家庭都有老年痴呆患者,既给患者自身造成了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家庭负担。很多人对此非常担忧。年龄增长不可避免,那如何才能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呢?

什么是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是医学上的阿尔茨海默病,属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发病初期隐匿性非常强,并带有进展性、不可逆性等特点。如何观察家中的老人是否患有痴呆,可以从以下症状进行观察,如反应迟钝、计算能力下降、记忆力下降,随时会出现不认识自己身边的人或是自己的家,会有走失的风险。部分患者还有精神、行为异常等情况的出现,比如将一些虚构的事情说的真实,将过去发生的事情与当前的事情相混淆等,进展至疾病后期,患者生活难以自理、大小便失禁,会出现昏迷的症状。如果发现家中的老人突然出现思维不清晰、睡眠质量差、说话连续性差、异常焦虑、认错路等情况时,要及时带着老人去医院检查,通过详细的检查来判断是否患有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与那些因素有关

1、脑力活动

对知识的反复练习,可增强突触(神经细胞减低电化链接物)的数目,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受到过高等教育的人,患老年痴呆的人员较少。较多的高知识分子喜好旅行、玩逻辑性的游戏以及脑力游戏等活动,对大脑的锻炼有一定的益处。

2、体能运动

大脑相较于其他的器官需氧量更高,其耗氧量可达肺部吸氧的1/4。但大脑并没有储存氧气的能力,故需持续的氧气供应。常做有氧运动可促进循环系统功能增强,而健康的循环系统可保证充足的氧气。

3、孤独高龄老人

年纪越大越容易患老年痴呆。目前社会中,子女的工作较为繁忙,对家中老人的照顾可能有所忽视,或是老人自身不愿与外界交流,使得老年人容易感到孤独,心理上常产生负面的情绪。而因精神状态较差,也较为容易患上老年痴呆。

4、“三高”以及肥胖的老人。

“三高”是指血压、血糖、血脂偏高。该类人群极易患有心血管疾病,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影响脑部正常的机能,造成神经细胞衰弱、死亡,脑部萎缩严重,诱发老年痴呆的出现。肥胖人群因常进食高热量的食物,使机体发胖,极易引发代谢症候群,同时也极易成为“三高”人群,加大患上老年痴呆的可能

5、常吸烟喝酒的人群

大家都清楚吸烟、饮酒的危害,酒精会导致人体肝脏受损,长期饮酒的人群易引起肝衰竭。而我们的人体是一个整体,肝脏的受损也会使得人体大脑循环发生障碍;长期吸烟的人群,体内积极较多的有害物质,例如尼古丁,可引起大脑供血情况异常。所以长期的吸烟、饮酒都会造成人体脑组织的损伤,使得大脑老化速度加快,也就更容易患老年痴呆。

6、遗传或是脑部损伤的人群

据临床研究证明,老年痴呆有家族遗传史,如家中有患老年痴呆的患者,后代患老年痴呆的几率相较于家中没有老年痴呆的人群更大。脑部曾有外伤或是患过脑部疾病的人群,大脑受到了一定的损害,导致老年痴呆的患病几率加大。

老年痴呆预防措施

①加强锻炼。研究表明,频繁进行锻炼的人群老年痴呆发病率相较于其他人群更低,因此老年人必须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上,加强锻炼。可供老年人选择的锻炼方式有太极以及快走等。此外,担忧自身患有老年痴呆的中年人同样可以通过该种措施,达到预防老年痴呆的目的;

②加强脑力活动。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频繁动脑的人群患有该种疾病的概率极低。因此,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适当进行需要动脑的活动。例如:象棋、围棋以及打牌等游戏。虽然该项措施无法防止老年痴呆发生,但是加强脑力活动对老年人来说不存在任何坏处;

③根据医师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摄入足量的豆类食品,并多吃蔬菜水果,确保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老年人应避免摄入反式脂肪等,防止其对记忆力等产生影响,从而增加老年痴呆发病率;老年人家属应监督其饮食,确保老年人每日能够食用适量坚果,以此补充维生素B1等,禁止在无医师指导的情况下,私自为其提供维生素补充剂等。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家属应对炊具材料给予高度重视,杜绝使用铝制炊具为老年人烹制食物,以此为老年人健康提供基本保障;

④定期前往医院进行检查,若脑部血管等存在隐患,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⑤加强对老年人的监护力度,避免其头部受到伤害。以此为基础,老年人患有老年痴呆的可能性将显著降低。

(韩冰 永城市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