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炎是临床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和发热等症状。传统治疗方式以口服或静脉给药为主,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雾化吸入疗法因其精准给药、起效快、副作用小等优势,逐渐成为支气管肺炎治疗的重要选择。本文将全面解析雾化治疗的原理、适应症、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和家属科学认识这一呼吸治疗新方式。
一、什么是雾化治疗?
雾化治疗是利用雾化装置将药物溶液或混悬液分散成微小雾滴(通常直径1-5微米),通过吸入方式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和肺部。相较于口服或注射给药,雾化治疗具有以下优势:
靶向性强:药物直达病灶,局部浓度高,全身副作用小。
起效迅速: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5-10分钟即可发挥药效。
适用人群广:尤其适合儿童、老年人及吞咽困难患者。
操作简便:家用雾化器普及,患者可居家治疗。
二、雾化治疗在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
1. 支气管肺炎的病理特点
支气管肺炎主要由细菌、病毒或支原体感染引起,导致支气管和肺泡炎症,分泌物增多,气道痉挛,临床表现为咳嗽、痰液黏稠、喘息等。雾化治疗可针对性解决以下问题:
稀释痰液,促进排痰
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
局部抗炎,减轻黏膜水肿
2. 雾化治疗的适应症
痰液黏稠、咳痰困难者
伴有喘息或气道高反应性的患者
婴幼儿及吞咽药片困难的儿童
需长期呼吸道管理的慢性肺病患者
三、常用雾化药物及作用机制
1. 支气管扩张剂
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
作用: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呼吸困难
适用:急性喘息发作
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
作用:减少气道分泌物,协同扩张支气管
适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感染
2. 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混悬液
作用:局部抗炎,减轻气道水肿
适用:重症肺炎伴明显炎症反应
3. 祛痰药物
乙酰半胱氨酸
作用:分解痰液黏蛋白,稀释分泌物
适用:痰液黏稠、阻塞气道者
生理盐水雾化
作用:湿化气道,辅助排痰
4. 抗生素雾化(特殊情况下使用)
妥布霉素、多黏菌素
适用:耐药菌感染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四、雾化治疗的规范化操作
1. 雾化前准备
清洁面部,避免涂抹油性护肤品
取坐位或半卧位,幼儿可怀抱保持安静
检查雾化器装置是否完好
2. 雾化中注意事项
用嘴深吸气,鼻呼气(婴幼儿可用面罩)
雾化时间通常10-15分钟,药液耗尽即停止
出现面色潮红、心悸等不适需立即暂停
3. 雾化后护理
清水漱口(使用激素类药物时尤其重要)
拍背助排痰,观察痰液性状变化
清洗雾化面罩,防止细菌滋生
五、雾化治疗的常见误区
误区1:雾化治疗可以替代全身用药
事实:雾化主要用于局部症状控制,严重感染仍需配合抗生素静脉或口服治疗。
误区2:雾化时间越长越好
事实:超时雾化可能导致气道过度湿化,反而不利于气体交换。
误区3:所有药物都能雾化
事实:地塞米松注射液、氨溴索注射液等非雾化剂型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误区4:雾化后会依赖激素
事实:短期规范使用吸入激素几乎不产生全身副作用,无需过度担忧。
六、特殊人群的雾化注意事项
1. 儿童雾化
选择大小合适的面罩,避免药物入眼
治疗前30分钟避免进食,防止呕吐
哭闹时呼吸浅快,可待安静后补做
2. 老年人雾化
合并心脏病者慎用β2受体激动剂
行动不便者需辅助保持坐位
3. 居家雾化管理
每日清洗消毒雾化器,防止交叉感染
记录用药反应,定期复诊调整方案
七、雾化治疗与其他疗法的协同
1. 联合胸部物理治疗
雾化后配合拍背、体位引流可显著提升排痰效果
2. 中西医结合方案
雾化西药控制急性症状,中药汤剂调理体质
研究显示:鱼腥草雾化液辅助治疗可缩短病程
八、总结
雾化治疗以其精准、高效、安全的特点,已成为支气管肺炎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使用雾化疗法可:
快速缓解气道症状
减少全身用药副作用
提高患者依从性
但需注意:
严格遵循医嘱选择药物
规范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重症患者需联合系统治疗
随着便携式雾化器的普及,这项技术正从医院走向家庭,让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更加便捷高效。科学认识雾化、合理应用雾化,方能真正发挥其"呼吸直达"的治疗优势。
(杨彬 西峡县人民医院 药房 主管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