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概述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响大脑和脊髓),其特征是免疫系统错误攻击髓鞘(神经纤维的保护层),导致神经信号传导障碍,形成多发性炎症和硬化斑块。
常见症状
症状因受损神经部位不同而异,常见表现包括:
1. 运动功能障碍
- 肢体无力、僵硬(痉挛)
- 行走困难、平衡失调
- 精细动作障碍(如写字、扣纽扣困难)
2. 感觉异常
- 麻木、刺痛、烧灼感(如“戴手套/袜套”感)
- 莱尔米特征(Lhermitte's sign):低头时电击样放射痛(颈髓受累)
3. 视觉问题
- 视神经炎(视力模糊、眼痛、色觉异常)
- 复视(眼球运动神经受累)
4. 自主神经及高级功能受损
- 膀胱/肠道功能障碍(尿急、尿失禁或便秘)
- 疲劳(80%患者出现,与病情活动无关)
- 认知障碍(记忆力、注意力下降)
- 情绪波动(抑郁、焦虑)
5. 其他
- 疼痛(神经性疼痛或肌肉痉挛痛)
- 性功能障碍
疾病分型
病因与风险因素
- 自身免疫反应:T细胞攻击髓鞘,触发炎症和脱髓鞘。
- 遗传易感性:HLA-DRB1基因关联。
- 环境因素:
- 维生素D缺乏(低日照地区高发)
- 吸烟、EB病毒感染(可能触发免疫异常)
-别与年龄: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20-40岁高发。
诊断方法
1. 临床评估:病史 + 神经系统检查(如共济失调、反射亢进)。
2. MRI检查:显示脑/脊髓白质脱髓鞘斑块(T2高信号)。
3. 脑脊液分析:寡克隆带(OCB)阳性提示免疫异常。
4. 诱发电位检查:视觉/体感诱发电位延迟(神经传导障碍)。
治疗方法
1. 急性发作期治疗
- 糖皮质激素:甲强龙静脉冲击(减轻炎症,缩短发作时间)。
-血浆置换(PLEX):用于激素无效的重症病例。
2. 疾病修饰治疗(DMTs)
目标*:减少复发、延缓残疾进展。
3. 对症治疗
- 痉挛:巴氯芬、替扎尼定。
- 疲劳:莫达非尼、阿莫达非尼。
- 疼痛: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神经性疼痛)。
- 膀胱功能障碍:抗胆碱能药物(如奥昔布宁)。
4. 康复与支持治疗
- 物理治疗:改善运动功能,预防肌肉萎缩。
- 认知训练:针对记忆和注意力下降。
- 心理支持:心理咨询或抗抑郁药物。
预后
- RRMS患者:多数可长期保持正常生活,但部分进展为SPMS。
- PPMS患者:残疾累积较快,治疗选择有限。
- 关键因素:早期干预、坚持DMTs可显著改善预后。
注意事项
- 避免高温(如热水浴可能加重症状)。
- 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如游泳、瑜伽)、戒烟。
多发性硬化需神经科专科管理,个体化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如有疑似症状,应尽早就诊。
(畅慧君 新乡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