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特定时期,手足口病便进入高发阶段,这一疾病主要侵袭儿童群体,给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带来潜在威胁。了解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尤其是知晓哪些症状出现时必须立即就医,对于家长们守护孩子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手足口病的基本认识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引发该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它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比如,孩子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都可能被感染;同时,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或是与患病者的近距离接触,在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像幼儿园、学校等环境中,也极易造成传播。
患病后,多数患儿会出现一些典型的症状,一般会有2 - 10天的潜伏期,发病初期常常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达到38℃至39℃,部分孩子可能还伴有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等情况,和普通感冒症状有些相似,所以容易被忽视。随后,孩子的口腔黏膜、手心、脚心以及臀部等部位会陆续出现皮疹或疱疹,这些皮疹通常是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有发红的晕圈,疱内液体较少,不疼、不痒、不结痂、不结疤,这也是手足口病比较典型的出疹特点。
二、需立即就医的症状表现
(一)持续高热不退
一般来说,手足口病引起的发热通常在发病后的1 - 3天内会逐渐消退,如果孩子出现持续高热,体温超过39℃,并且使用常规的退烧药后,体温下降不明显,或者降下来后又很快反弹,反复高热间隔时间短,这种情况就要高度警惕了。因为持续高热可能意味着病毒感染较为严重,有可能引发了其他的并发症,比如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等神经系统方面的病变,需要立刻带孩子去医院,以便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二)精神状态差
孩子患手足口病时,虽然可能会有身体不适,但多数情况下精神状况相对较好,还能正常玩耍、交流等。然而,当发现孩子精神状态明显变差,变得嗜睡、难以唤醒,或者异常烦躁、哭闹不止,怎么哄都安抚不了,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变得迟钝等情况时,这很可能是病情加重的信号。因为手足口病病毒有可能会侵犯神经系统,影响孩子的精神状态,此时必须尽快就医,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三)频繁呕吐
少量偶尔的呕吐可能是疾病引起的胃肠道不适反应,但如果孩子出现频繁呕吐,呕吐物除了胃内容物外,还可能出现一些其他异常情况,比如带有胆汁,或者呈现喷射状呕吐等,这就需要引起重视了。频繁呕吐可能会导致孩子脱水、电解质紊乱,而且也可能提示着颅内压增高等情况,有可能是病毒已经累及到中枢神经系统了,要第一时间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四)呼吸急促、困难
正常情况下,孩子的呼吸是比较平稳且有规律的。当孩子患上手足口病后,如果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的症状,比如呼吸频率明显加快,安静状态下呼吸次数远超正常范围(不同年龄段正常呼吸次数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新生儿每分钟40 - 50次,1岁以内30 - 40次,1 - 3岁25 - 30次等),甚至能看到孩子在呼吸时胸廓有明显的起伏、鼻翼扇动,或者出现呼吸暂停等异常情况,这很可能说明病毒已经影响到了孩子的心肺功能,引发了肺水肿、肺炎等严重的并发症,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必须争分夺秒送医治疗。
(五)肢体抖动、抽搐
手足口病若发展为重症,病毒侵犯神经系统时,孩子可能会出现肢体抖动的情况,比如双手或者双腿不由自主地颤抖,有时甚至在正常活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也会发生。严重的还会出现抽搐现象,像全身性抽搐,身体变得僵硬、双眼上翻、口吐白沫等,这些都是极为严重的信号,代表着孩子的神经系统已经受到严重损害,极有可能是患上了手足口病相关的脑炎、脑膜炎等疾病,需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将孩子送往医院进行紧急救治。
在手足口病高发季,家长们一定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做好预防措施。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上述这些必须立即就医的症状,千万不要耽搁,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治,争取让孩子早日康复,健康快乐地成长。
(陈非非 社旗县妇幼保健院 儿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