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身体的深处,心脏宛如一座不知疲倦的“泵”房,默默地为血液循环提供着动力,维持着生命的律动。然而,一种悄然潜伏的疾病——冠心病,却如同隐藏在暗处的阴影,时刻威胁着心脏的健康。今天,就让心脏来诉说它的秘密,揭开冠心病的神秘面纱,并探寻日常预防之道。
一、冠心病:心脏的“隐秘危机”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因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阻塞,使心肌缺血、缺氧而引发的心脏病。想象一下,冠状动脉就像是心脏的“补给管道”,负责为心肌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当这些管道被脂质沉积、斑块形成所堵塞时,心脏肌肉就会陷入“饥饿”与“窒息”的境地,从而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其发病过程往往是悄然无声的。起初,可能只是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出现短暂的胸闷、气短或胸部隐痛,这是心脏在发出求救信号。但随着病情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发作频率增加,甚至在休息时也会发作,这就是心脏在困境中苦苦挣扎的表现。
二、冠心病的“元凶”
年龄增长、家族遗传等是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但更多时候,冠心病是不良生活习惯“滋养”出来的“恶果”。长期吸烟,香烟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使脂质沉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过度饮酒,酒精刺激血管收缩,升高血压,给心脏带来巨大负担。
高脂饮食,过量摄入动物脂肪、油炸食品等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会使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这些脂质就像水管里的水垢,逐渐堆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同时,缺乏运动的生活方式,让身体新陈代谢减缓,脂肪堆积,血糖、血压也易失控,进一步损害血管健康。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会导致体内激素分泌失衡,引发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使心脏长时间处于高负荷状态,宛如紧绷的琴弦,随时可能断裂。
三、日常预防:守护心脏的“防御战”
(一)健康饮食:打造心脏的“营养堡垒”
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奶制品的摄入,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能降低胆固醇吸收,保护血管。例如,燕麦中的β - 葡聚糖可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摄取;西兰花、胡萝卜等蔬菜富含抗氧化物质,能抵御自由基对血管的损伤。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选择瘦肉、鱼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来源。鱼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如欧米伽 - 3 脂肪酸,能降低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对心脏有益。
(二)适度运动:唤醒心脏的“活力源泉”
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例如,快走时,步伐稳健,手臂自然摆动,每次坚持 30 分钟以上,能让心脏在适度的压力下得到锻炼,增强心肌耐力。同时,也可适当进行力量训练,如举轻哑铃、做俯卧撑等,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础代谢率,助力心血管健康。
(三)戒烟限酒:驱散心脏的“阴霾”
戒烟是预防冠心病的关键一步。至于饮酒,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应超过两个标准饮酒单位(一个标准饮酒单位相当于 14 克纯酒精),女性应更少。适量饮酒可能对心血管有一定益处,但过量则得不偿失,会引发高血压、心肌损伤等问题。
(四)舒缓压力:为心脏注入“宁静之力”
学会放松身心,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放松活动。保持充足睡眠也至关重要,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自我修复,心脏得以休养生息,建议每天保证 7 - 8 小时高质量睡眠。
心脏是我们的“生命之泵”,冠心病虽隐匿而凶猛,但只要我们倾听心脏的悄悄话,从日常生活点滴做起,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就能为心脏铸就坚固防线,让它长久有力地跳动,陪伴我们走过岁月长河,拥抱美好生活。
(顾天峰 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后谢乡卫生院 内科 主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