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已成为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当患者经历脑卒中后,康复治疗成为了帮助他们恢复身体功能、回归正常生活的关键环节。而脑卒中后的康复黄金期更是重中之重,把握好这一阶段,配合科学的护理与功能锻炼,能极大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一、认识脑卒中康复黄金期
脑卒中康复黄金期一般指发病后的6个月内,其中前3个月尤为关键。在这段时间里,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受损的大脑有可能通过建立新的神经通路,来替代受损部分的功能。如果错过这个黄金期,随着时间推移,患者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并发症会逐渐加重,康复的难度将大幅增加,康复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患者和家属必须充分重视康复黄金期,尽早介入康复治疗。
二、脑卒中康复黄金期护理要点
(一)基础生活护理
体位护理:保持正确的体位摆放,能有效预防压疮、关节畸形等问题。患者卧床时,应定时翻身,一般每2小时一次。仰卧位时,在患侧肩胛骨下垫薄软枕,使肩胛骨前伸;在患侧膝关节下垫一小软枕,使膝关节微屈。侧卧位时,在背部、胸前放置软枕,保持身体稳定;患侧上肢前伸,下肢微屈,健侧肢体自然放置。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擦拭身体,尤其是容易出汗和受压的部位,如背部、臀部、足跟等。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可使用减压床垫,防止压疮发生。一旦发现皮肤有发红、破损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口腔护理:患者可能因吞咽功能障碍、口腔分泌物增多等原因,增加口腔感染的风险。每天至少进行2次口腔护理,可用生理盐水或专用的口腔护理液擦拭口腔,保持口腔清洁。对于佩戴假牙的患者,要定期取下假牙进行清洁。
饮食护理: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患者恢复体力,增强抵抗力。脑卒中患者的饮食应遵循低脂、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原则。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苹果等,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减少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对于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应调整食物的质地,从糊状食物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呛咳。
(二)心理护理
脑卒中后,患者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积极性,还会对身体恢复产生不利影响。家属和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给予关心和鼓励。可以向患者介绍康复成功的案例,增强他们的信心。同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改善心理状态。
三、脑卒中康复黄金期功能锻炼
(一)床上运动
被动运动: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进行被动运动。主要包括关节的屈伸、旋转等活动,如肩关节的外展、内收,肘关节的屈伸,腕关节的背伸、掌屈等。每个关节每次活动10-15次,每天进行2-3组。被动运动可以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
主动运动:当患者肢体有一定力量后,可进行主动运动。如在床上进行翻身训练,从健侧翻身到患侧,再从患侧翻身到健侧;还可以进行桥式运动,患者仰卧,双腿屈曲,双脚平放在床上,然后将臀部抬起,保持一段时间后放下,以锻炼腰背肌和臀部肌肉力量。
(二)坐起与站立训练
坐起训练:先将床头摇高30°左右,让患者适应片刻,然后逐渐增加角度,直至患者能够独立坐起。在坐起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防止摔倒。患者坐起后,可进行坐位平衡训练,如左右转头、伸手取物等,以提高平衡能力。
站立训练:在患者能够坐稳后,可进行站立训练。先让患者在床边扶床站立,逐渐过渡到独立站立。站立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稳定,双脚与肩同宽。家属可在旁边给予适当的保护和辅助,防止患者跌倒。
(三)步行训练
当患者站立平衡能力较好且下肢有一定力量后,即可开始步行训练。先进行原地踏步训练,然后在辅助下进行行走训练,如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行走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步态,避免出现划圈步态等异常姿势。随着患者能力的提高,逐渐减少辅助,实现独立行走。
总之,在脑卒中康复黄金期,科学的护理和系统的功能锻炼缺一不可。患者和家属要充分认识到这一阶段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持之以恒地进行康复训练。虽然康复过程可能漫长而艰辛,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他们重新拥抱美好生活。
(王晓静 安阳市灯塔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