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医学上称为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因其发病突然且后果严重,常常令人措手不及。然而,如果能够识别中风的前兆并采取即刻的急救措施,可以极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一、中风的前兆症状
中风的前兆症状多种多样,有些可能很轻微,但如果不加以重视,可能会迅速发展为严重的中风。以下是常见的中风前兆症状:
1.面部麻木或下垂
当一侧面部突然出现麻木或下垂,尤其是微笑时一侧脸部不对称,这可能是中风的前兆。此时,应立即留意身体其他部位的状况。
2.肢体无力或麻木
如果你突然感到一侧手臂或腿部无力或麻木,无法正常活动,这可能是中风即将发生的信号。这种无力感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加重,甚至导致完全瘫痪。
3.言语不清
说话困难或言语不清也是中风的前兆之一。当你感到自己说话变得含糊不清,或者无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应高度警惕。
4.视力模糊或丧失
突发的视力问题,如视力模糊或单眼发黑,可能是中风即将发生的信号。这种视力问题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自行恢复,但也可能持续存在。
5.严重的头痛
突然的严重头痛,尤其是伴有呕吐、眩晕或意识模糊时,可能是中风的前兆。这种头痛可能非常剧烈,难以忍受。
6.行走困难
当你突然感到行走困难,步态不稳或容易跌倒时,这可能是中风即将发生的信号。这种行走困难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加重,导致完全无法行走。
7.眩晕和失去平衡
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表现,也被称为“小中风”。TIA虽然症状可能短暂消失,但它是中风的重要预警信号。
8.性格改变
性格一反常态,如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出现短暂智商衰退,这些可能与脑缺血相关,可能是中风的前兆。
9.哈欠连天
频繁的哈欠可能是脑动脉硬化日趋严重,血管内径变小,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现,也是中风的一个潜在信号。
10.呛咳
喝水或进食时偶然呛咳,虽然不一定是中风的直接前兆,但对于有高血压、高血脂等中风风险因素的人来说,应提高警惕。
二、即刻急救措施
当中风症状出现时,时间就是生命。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减少脑组织损伤。
1.保持冷静,迅速求救
发现疑似中风症状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说明情况并提供详细地址。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尽量保持与患者的沟通,稳定其情绪。
2.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的呼吸道畅通无阻。如果患者平卧或仰卧,需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分泌物或呕吐物进入气管导致窒息。同时,解开患者的衣领、腰带等束缚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采取低流量吸氧等措施,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以保证患者的血氧供应。
3.不要随意移动患者
在怀疑脑卒中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移动患者,以免加重病情或造成进一步的损伤。特别是避免任何可能导致颈部伤害的操作,因为颈部受伤可能会加重脑卒中的症状。此时,应让患者保持平躺状态,等待专业急救人员的到来。
4.观察症状并记录时间
在急救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记录下患者出现症状的确切时间至关重要。这个时间信息对于医生评估是否适合进行溶栓等特定治疗具有决定性作用。溶栓治疗需要在一定的时间窗内进行,因此准确记录发病时间可以帮助医生迅速做出决策。
5.避免给患者吃喝
中风患者可能有吞咽困难,进食或饮水易导致误吸,加重病情。因此,在急救人员到达前,不要给患者任何食物或饮品。
6.保持患者温暖
使用保暖毯或衣物保持患者体温,但避免过热。体温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对患者的病情产生不利影响。
7.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和药物
在急救人员到达时,向他们提供患者的既往病史和正在服用的药物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三、中风后的康复与预防
中风后的康复对于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作业治疗和心理支持等。同时,中风患者应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预防中风同样重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中风风险因素,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定期进行体检,都有助于降低中风的风险。
(姜毓敏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急诊医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