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病理染色的“神奇画笔”:把细胞画成“彩色地图”

2025-06-20 14:3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妇幼保健院的病理科里,藏着一群“微观画家”——病理科技师。他们不用颜料和画布,却能把无色透明的细胞变成色彩斑斓的“地图”,帮医生找到疾病的“坐标”。病理染色就像手中的“神奇画笔”,轻轻一挥,就能让细胞“开口说话”。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这些“画笔”是怎么在微观世界里“作画”的!

一、为啥要给细胞“上色”?

人体细胞就像透明的小玻璃球,放在显微镜下,全都长得差不多,根本分不清谁是谁。就好比走进一间全是透明玻璃房的迷宫,没有标记根本找不到出路。而病理染色,就是给这些细胞贴上不同颜色的“标签”,让它们的模样、位置和功能一目了然。

在妇幼领域,这项技术尤为重要。检查孕妇的胎盘组织,要分辨出绒毛细胞和血管细胞,看胎儿的“营养输送站”是否正常;诊断宫颈病变,得把健康细胞和病变细胞区分开,判断病情发展到哪一步。要是没有染色,病理诊断就像蒙着眼睛破案,再厉害也无从下手。

二、病理染色界的“明星选手”

(一)HE染色:染色界的“万能胶”

HE染色是病理界的“老大哥”,几乎每个标本都少不了它。H是苏木精,E是伊红,这对“黄金搭档”就像“黑白配”的魔法师。苏木精是个“蓝色控”,专门给细胞核“穿蓝衣”。细胞核是细胞的“指挥部”,掌管着遗传信息,被染成深蓝色后,形状、大小、排列方式看得一清二楚,就像地图上的重要地标。

伊红则偏爱细胞质,给它们统统刷上粉红色。细胞质是细胞的“生产车间”,负责各种生命活动。经过伊红染色,不同类型的细胞因为细胞质成分不同,颜色深浅也有差异,就像地图上不同区域的底色。有了HE染色,正常细胞和病变细胞站在一起,立马“原形毕露”。比如癌细胞的细胞核比正常细胞大好几圈,颜色更深,形状还歪歪扭扭,一眼就能看出“不对劲”。

(二)免疫组化染色:细胞里的“精准导航”

HE染色能看出细胞的大致模样,但遇到“狡猾”的疾病,还得请免疫组化染色出马。这项技术就像给细胞里的特定蛋白装上“定位器”。人体细胞里有各种各样的蛋白,它们就像细胞的“身份证”,不同细胞、不同状态的蛋白种类和数量都不一样。

免疫组化染色用的是一种特殊的抗体,它就像“精准雷达”,只和特定的蛋白“拉手”。当抗体和蛋白结合后,再用显色剂一“点亮”,目标蛋白所在的位置就会显示出鲜艳的颜色,比如棕色、红色。在诊断乳腺癌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能判断癌细胞表面有没有HER2蛋白过度表达。如果有,那就是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方案和其他类型完全不同。在妇幼病理中,免疫组化染色还能用来鉴别胎盘滋养细胞疾病,找出“捣乱”的异常细胞。

(三)特殊染色:专治“疑难杂症”

除了上面两位“大咖”,还有一群“偏科生”——特殊染色。它们各有绝活,专治不同的“疑难杂症”。

PAS染色是糖类的“克星”。它能把细胞里的糖原、黏蛋白染成紫红色,就像给糖类打上“荧光标记”。在诊断宫颈腺上皮病变时,PAS染色能清晰显示腺体细胞分泌的黏液,帮助医生判断病变性质。

银染色则像“考古学家”,专门挖掘细胞里的“宝藏”——网状纤维。网状纤维是细胞间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它染成黑色后,细胞的支撑结构和排列方式就暴露无遗。在判断肿瘤的浸润程度时,银染色能显示肿瘤细胞有没有突破基底膜,对分期和治疗方案制定至关重要。

三、染色背后的“技术活”

别看染色听起来简单,实际操作就像走钢丝,每个步骤都不能出错。首先是切片,必须切得薄如蝉翼,不然染料进不去,细胞也看不清。接着是脱蜡,要把之前包裹组织的石蜡完全溶解掉,就像给细胞“脱掉外套”,这一步要是没做好,染料根本无法和细胞“亲密接触”。

染色过程中,时间和浓度的把控是关键。染料泡太久,细胞颜色太深,像打翻了墨水瓶;泡太短,颜色太浅,跟没染一样。而且不同的染色方法,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都不一样。比如HE染色要经过多次水洗、染色、分化、返蓝,每一步都得按顺序来,少了哪一步,“画作”都会“翻车”。

免疫组化染色更复杂,抗体的选择、孵育的温度和时间,稍有偏差,结果就不准确。病理科技师就像严谨的“化学实验员”,严格控制每一个变量,生怕毁掉这幅“细胞画作”。

四、“彩色地图”的意义

经过染色的细胞,在显微镜下就像一幅幅精美的“彩色地图”。不同颜色的区域代表不同的细胞类型和功能状态,病理医生顺着这些“路标”,就能找到疾病的根源。

在妇幼保健院,这些“彩色地图”守护着母婴健康。通过观察胎盘细胞的染色结果,能判断胎儿在子宫里的营养供应是否充足;分析宫颈细胞的染色图像,能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把癌症扼杀在摇篮里;研究新生儿疾病的细胞染色特征,能快速找到病因,制定精准治疗方案。

病理染色这只“神奇画笔”,让微观世界变得五彩斑斓,也让疾病诊断有了更精准的依据。下次拿到病理报告时,别忘了,这背后是病理科技师用“画笔”精心绘制的“生命图谱”,每一抹色彩都藏着守护健康的秘密!

(高云燕 洛阳市妇幼保健院 病理科 主管技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