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碘与碘131的基础认知
碘,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关键成分。而碘131,则是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同位素,拥有与碘相同的化学性质。这种特性使得碘131几乎只能被甲状腺组织及其分化型癌细胞所吸收,成为治疗特定甲状腺疾病的“隐形战士”。
二、碘131在甲状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治疗原理:
碘131进入体内后,主要积聚于甲状腺及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组织内。其衰变过程中释放的β射线能有效清除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微小病灶及远处转移灶,显著降低复发和转移风险。
适用对象:
碘131治疗对分化较好、具有摄碘功能的甲状腺癌效果显著,尤其适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占全部甲状腺癌的75%)和滤泡状癌(占16%)患者。
治疗前准备:
调理体质,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以及术后并发症。
提高剩余甲状腺摄碘能力,包括低碘饮食、停用优甲乐2-4周、避免增强CT检查(如需进行,建议3个月后行碘131治疗)。
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颈部超声、心电图、胸部CT/X线、甲状腺功能检测、甲状腺显像及全身骨骼显像等。
治疗反应与防护:
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可能出现乏力、恶心、颈前区肿痛等反应,通常对症治疗即可缓解。治疗期间及治疗后需采取严格的隔离保护措施,避免对他人造成辐射伤害。
三、碘131在甲亢治疗中的优势与挑战
治疗优势:
高效便捷:通过口服一次药水即可完成治疗,无需住院或手术切口。
治愈率高:治愈率维持在85%-90%之间,特别适合药物控制效果差、甲状腺明显肿大或合并心脏并发症的患者。
经济负担轻:单次治疗费用通常低于长期药物治疗的累积开支。
潜在风险与挑战:
短期反应:如颈部胀痛、吞咽异物感等,通常1-2周自行缓解。
甲状腺功能减退:治疗后约20%-30%的患者可能出现甲减,需定期检测TSH指标并补充甲状腺素。
辐射防护:治疗后需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尤其是育龄女性需避孕半年。
个体差异:治疗效果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二次治疗。
四、碘131治疗的现代化进展与注意事项
现代化进展:
精准剂量计算:利用SPECT扫描等现代仪器动态观察元素蓄积部位,确保释放位点正确,提高治疗精准度。
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包括剂量调整、治疗周期等。
长期随访制度:建立终身随访制度,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
特殊群体需谨慎选择,如育龄女性、哺乳期妇女、青少年等。
治疗前后需停用相关药物,如抗甲状腺药物等。
治疗后需采取严格的辐射防护措施,避免对他人造成辐射伤害。
五、结语
碘131作为甲亢与甲状腺癌治疗的“隐形战士”,以其高效、便捷、经济的特点,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然而,治疗过程中也需关注其潜在风险与挑战,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采取严格的辐射防护措施。通过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相信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常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核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