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肺炎≠普通感冒!这3个“求救信号”家长一定要知道

2025-07-01 16:5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秋冬季节,儿童呼吸道感染高发,许多家长面对孩子咳嗽、发热时,往往误以为只是普通感冒,却忽略了肺炎这一“隐形杀手”的威胁。肺炎与普通感冒虽同属呼吸道疾病,但病因、症状、病程及危害程度截然不同。若将肺炎误判为感冒,可能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后果。本文将揭示肺炎与感冒的核心差异,并重点解析家长需警惕的3个“求救信号”,帮助科学应对儿童呼吸道感染。

一、肺炎与普通感冒:本质差异需认清
1. 病因不同:病原体决定感染部位
·   普通感冒:主要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属于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多局限于鼻、咽、喉等部位;肺炎:由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病毒(如流感病毒、腺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侵袭肺部实质引发,感染部位更深,涉及肺泡、远端气道及肺间质。

2. 症状不同:从“局部不适”到“全身危机”
普通感冒:典型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低热(通常≤38℃),咳嗽多为轻度刺激性干咳,一般不影响呼吸功能。

肺炎:典型表现为“热、咳、痰、喘、痛”五联征:

高热:细菌性肺炎常突发39℃以上高热,病毒性肺炎多呈持续低热(37.5-38.5℃),老年人可能体温不升反而降低;剧烈咳嗽:初期为刺激性干咳,逐渐出现黄脓痰(细菌感染)或白色黏液痰(病毒感染)。铁锈色痰提示肺炎链球菌感染,果冻样痰可能为克雷伯菌所致;胸痛与呼吸困难:深呼吸或咳嗽时胸膜牵拉痛,血氧下降导致呼吸频率加快(>30次/分钟),儿童可见鼻翼扇动、肋骨间隙凹陷;精神萎靡:重症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婴幼儿可能仅表现为拒奶、嗜睡。

3. 病程与并发症:从“自限性疾病”到“致命威胁”
普通感冒:病程通常5-7天,具有自限性,并发症以中耳炎、鼻窦炎为主,极少危及生命。

肺炎:病程较长,未经治疗时发热和咳嗽可能持续2周以上,若延误诊治可能发展为脓胸、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更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全身性并发症。

二、家长必知的3个“求救信号”
1. 持续高热不退:体温是病情的“晴雨表”
信号特征:普通感冒发热多为低热,且通常在3-5天内缓解;若孩子持续3天以上体温超过38.5℃,或出现高热惊厥,需高度警惕肺炎可能。

应对建议:物理降温无效时,及时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明确病原体,避免自行使用退烧药掩盖病情,需遵医嘱规范治疗。

2. 呼吸急促与困难:氧气供应的“警报器”
信号特征:呼吸频率加快:静息状态下,儿童呼吸频率超过正常范围(如2-12月龄>50次/分钟,1-5岁>40次/分钟),提示肺部受累,呼吸困难表现:鼻翼扇动、锁骨上窝凹陷、三凹征(胸骨上窝、肋间隙、剑突下凹陷),可能伴随口唇发绀(缺氧表现)。

应对建议:立即就医,进行血氧饱和度监测及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片、CT),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烟雾、冷空气等刺激。

3. 精神状态改变:全身危机的“早期预警”
信号特征:婴幼儿:拒奶、嗜睡、反应迟钝,可能伴随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年长儿:诉说头痛、胸痛、乏力,或出现烦躁不安、谵妄等意识障碍。

应对建议:密切观察孩子饮食、睡眠及活动情况,若出现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避免将“精神差”简单归因于“累了”,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三、肺炎的预防与治疗:科学应对是关键
1. 预防措施:从日常细节入手
疫苗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如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可预防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肺炎、脑膜炎等,流感疫苗:每年接种,降低病毒性肺炎风险。

生活习惯:戒烟并远离二手烟(吸烟者患肺炎风险增加2-4倍),保持室内通风,湿度40-60%抑制病原体传播,勤洗手(七步洗手法持续40秒以上),咳嗽时用肘部遮挡。

高危人群管理: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慢阻肺)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翻身拍背,预防吸入性肺炎。

2. 治疗方法:精准用药,避免误区
抗生素使用:细菌性肺炎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用敏感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曲松钠),病毒性肺炎需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支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

支持治疗:氧疗: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吸氧,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避免脱水。

误区警示:避免自行使用止咳药掩盖咳嗽症状,可能延误病情,抗生素需遵医嘱足疗程使用,避免过早停药导致复发。

四、结语:科学认知,守护呼吸健康
肺炎与普通感冒虽症状相似,但危害程度天差地别。家长需牢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精神状态改变”这3个“求救信号”,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同时,通过疫苗接种、改善生活习惯等措施,可有效降低肺炎风险。孩子的每一次呼吸,都牵动着家长的心——唯有科学认知、理性应对,才能为孩子的健康筑起坚实防线。

(周恩锐 淮滨县人民医院 小儿内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