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肠”久之计在于晨,儿童便秘的预防与调理

2025-07-02 10:5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肠道健康犹如一座根基稳固的大厦,关乎着整体身心的茁壮发展。而便秘,恰似隐匿于暗处的“破坏者”,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孩子们的健康防线。尤其对于儿童而言,清晨时分,本应是身体开启活力新篇、肠道顺畅“苏醒”的时刻,却常因便秘困扰,让朝气蓬勃少了几分畅快。

一、探秘儿童便秘“元凶”

饮食结构失衡:现代社会琳琅满目的美食诱惑下,孩子们往往对精细主食、油炸食品、高蛋白肉类情有独钟,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严重不足。膳食纤维如同肠道的“清道夫”,它能吸收水分,增大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一旦缺乏,肠道动力不足,大便干结、排便困难便接踵而至。例如,有些孩子一顿饭吃好几个汉堡、薯条,却极少吃青菜、苹果,时间一长,便秘问题悄然来袭。

水分补给不足:活泼好动是儿童天性,运动过后或专注玩耍时,极易忽略喝水。身体缺水,肠道内水分被过度吸收,大便变得干硬,难以排出体外。就像干涸的河道,船只(粪便)无法顺利通行,久而久之,便秘形成。

生活习惯紊乱:如今电子设备普及,不少孩子沉迷其中,久坐不动成为日常。缺乏运动,肠道肌肉得不到有效锻炼,蠕动减缓。再者,部分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晨起憋便、玩耍时忍住便意,打乱肠道正常排便反射,使得直肠对粪便压力刺激敏感度降低,引发便秘。

心理因素影响:生活环境变化,如入园、入学,或学习压力骤增,都可能给孩子心理造成负担。紧张、焦虑情绪会干扰神经调节,抑制肠道蠕动,即便有便意,也可能因情绪紧绷而消失,导致便秘恶性循环。

二、预防便秘:晨起“三部曲”

营养早餐开启“肠”序:一份科学合理的早餐是预防儿童便秘的首要关卡。家长应摒弃单一精致碳水主食,转而选择全麦面包、燕麦粥、糙米饭等粗粮,搭配新鲜蔬菜沙拉、水果泥。像菠菜富含镁元素,能放松肠道平滑肌;西梅汁含有丰富的山梨糖醇,可促进肠道蠕动;苹果中的果胶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这些食物协同发力,为肠道注入“活力源泉”,开启顺畅一天。

温水润腹唤醒肠道:晨起空腹喝一杯温开水,简单却功效非凡。温水能快速补充夜间流失水分,润滑肠道黏膜,软化宿便,如同给干涸肠道下一场“及时雨”,激发肠道蠕动本能,促使排便反射自然产生。

适度运动助力“肠”动:鼓励孩子晨起进行简单运动,如户外慢跑、跳绳、亲子瑜伽等。运动时,身体晃动带动肠道抖动,肌肉收缩辅助肠道蠕动,加速粪便下行。哪怕只是在家中原地踏步几分钟,也能激活肠道“工作热情”,让孩子养成每日规律排便习惯,避免粪便长时间滞留肠道,水分被过度吸收而干结。

三、调理之法:多管齐下解“肠”忧

腹部按摩“松”肠道:每晚睡前或晨起时,家长以孩子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揉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 5 - 10 分钟,动作需轻柔缓慢。此举仿若为肠道做“舒缓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肠道痉挛,帮助粪便松动,利于排出。

益生菌“调”菌群:适当补充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能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它们如同肠道内的“有益先锋队”,抑制有害菌生长,增强肠道屏障功能,改善消化功能,减少便秘反复。可选择酸奶、益生菌冲剂等形式,但要注意产品活性及适用年龄。

中医推拿“护”肠胃:中医小儿推拿对于儿童便秘调理有独特优势。如补脾经、清大肠经、摩腹、推下七节骨等手法,通过刺激穴位经络,调和气血阴阳,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促进肠道传导糟粕,从根本上改善便秘体质,且无副作用,深受家长青睐。

儿童便秘虽常见,但不可小觑。从清晨饮食、水分摄入、运动锻炼着手预防,到日常腹部按摩、益生菌补充、中医推拿调理,全方位守护孩子肠道健康。让每一个清晨,孩子们都能在顺畅排便中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茁壮成长,远离便秘阴霾,拥抱“肠”久幸福童年。

(姚海英 邓州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