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女性经期护理误区:这些“养生”习惯可能害了你

2025-06-03 14:25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月经,作为女性生理周期的重要标志,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的表现,正常的月经周期为21-35天,经期持续2-8天,平均失血量20-60毫升。在这个特殊时期,女性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如激素水平波动、盆腔充血、免疫力相对下降等。正因如此,经期护理备受关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看似“养生”的护理习惯,实则存在误区,不仅无法达到保健效果,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下面,就让我们深入剖析这些常见误区。

一、饮食误区:甜蜜陷阱与营养失衡

(一)大量食用红糖、红枣“补血”

不少女性认为,经期多喝红糖水、吃红枣能有效补血。事实上,红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虽含有少量铁元素,但含量极低,且其补铁效果远不及动物性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中的血红素铁。大量饮用红糖水,不仅无法实现预期的补血功效,还会导致糖分摄入过量,增加血糖波动,尤其对本身血糖调节能力较弱或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危害更大。

而红枣虽然富含维生素C和铁元素,但其中的铁属于非血红素铁,吸收率较低,仅依靠食用红枣来补充经期流失的铁远远不够。此外,红枣的含糖量较高,过量食用容易造成热量超标,长期如此可能引发肥胖等问题。

盲目食用“生冷食物”

传统观念认为,经期应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否则会导致宫寒、痛经加重。然而,“生冷食物”这一概念较为模糊,且目前并无确凿的科学依据表明,经期食用常温的新鲜蔬果、适量饮用常温牛奶等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过度限制生冷食物,可能导致饮食结构单一,影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

但需要注意的是,冰镇饮品、冰淇淋等温度过低的食物,确实可能刺激胃肠道,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胃肠道痉挛,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同时,过冷的刺激也可能使盆腔血管收缩,导致经血排出不畅,加重痛经症状。

过度进补“活血食材”

一些女性在经期会选择食用阿胶、桂圆、当归等所谓的“活血”食材,希望能缓解痛经、调理月经。但阿胶主要功效是补血止血,对于经期正常的女性,过量食用可能导致经血量增多,甚至引发贫血;桂圆性温味甘,过量食用易上火,可能出现口干舌燥、牙龈肿痛等症状;当归具有活血调经的作用,但经期大量服用可能会使月经量异常增多,打乱正常的月经周期。

二、生活习惯误区:舒适背后的健康隐患

(一)长时间使用卫生棉条或超长夜用卫生巾

卫生棉条凭借其方便、隐形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女性的喜爱。然而,如果使用时间过长(超过8小时),会导致阴道内环境改变,适宜厌氧菌生长,增加感染风险,甚至可能引发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这是一种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严重疾病,可出现高热、低血压、皮疹等症状,危及生命。

超长夜用卫生巾虽然能提供更大的吸收面积,但如果长时间不更换(超过4-6小时),经血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大量细菌繁殖后可能引发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炎症。同时,潮湿闷热的环境还会刺激外阴皮肤,导致瘙痒、红肿等不适。

经期“不洗澡”或过度清洁

部分女性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经期不能洗澡,担心洗澡会导致寒气入侵、引发妇科疾病。但在经期,经血流出会使私处处于潮湿状态,若不及时清洁,细菌更容易滋生。长期不洗澡不仅会产生异味,还会增加感染风险。

与之相反,也有女性为了保持私处清洁,在经期频繁使用阴道冲洗液进行深度清洁。然而,阴道具有自身的微生态平衡,正常情况下,阴道内的乳酸杆菌可维持阴道酸性环境,抑制有害菌生长。过度冲洗会破坏阴道的酸碱平衡和微生态环境,削弱阴道的自净能力,反而更容易引发感染。

久坐不动或过度运动

经期身体较为虚弱,许多女性选择长时间久坐休息。但久坐会使盆腔血液循环不畅,加重盆腔充血,导致腰酸、腹胀等不适症状加剧。同时,久坐还会使会阴部透气性变差,增加细菌滋生的机会。

而部分女性认为经期运动可以促进经血排出,缓解不适,便进行高强度运动,如快跑、跳绳、游泳等。然而,经期女性的身体耐力和肌肉力量下降,过度运动可能导致身体疲劳,影响免疫力。尤其是游泳,经期宫颈口微微张开,池水容易进入阴道,增加感染风险;高强度的跳跃、拉伸运动还可能使子宫内膜异位的风险增加,导致痛经加重、月经紊乱等问题。

三、心理调节误区:忽视情绪的“蝴蝶效应”

(一)压抑情绪,认为“经期情绪差正常”

经期由于激素水平的剧烈变化,女性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一些女性认为经期情绪差是正常现象,选择压抑情绪,不进行适当调节。但长期压抑负面情绪,会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进一步扰乱激素水平,形成恶性循环。研究表明,长期的情绪不良不仅会加重经期不适症状,还可能导致月经周期紊乱,甚至增加患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的风险。

盲目依赖“自愈”,不寻求帮助

还有部分女性觉得经期的身体和心理不适会随着月经结束自行缓解,因此即便出现严重的痛经、情绪低落等问题,也不寻求专业帮助。事实上,严重的痛经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疾病的表现,如果不及时就医诊断治疗,病情可能逐渐加重;长期的情绪低落、抑郁等问题若不加以干预,可能发展为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四、科学经期护理指南

(一)合理饮食

经期饮食应遵循营养均衡的原则。适量增加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鱼类等,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如橙子、草莓、西兰花等),以促进铁的吸收。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可选择鸡蛋、豆类、牛奶等优质蛋白食物。此外,还应注意补充水分,多喝温开水,避免饮用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品,因为咖啡因可能加重焦虑、失眠等症状,酒精则会影响肝脏代谢,干扰激素平衡。

正确卫生护理

选择质量合格、适合自己的卫生用品,如卫生巾、卫生棉条等。卫生巾应每2-4小时更换一次,卫生棉条使用时间不超过8小时。经期可以洗澡,但建议采用淋浴方式,避免盆浴和坐浴,防止污水进入阴道引发感染。清洗外阴时,使用温水即可,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适度运动与休息

经期可进行适度的舒缓运动,如散步、瑜伽中的简单拉伸动作等,这些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腰酸、腹胀等不适症状。运动时间以30分钟左右为宜,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8小时,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和调节激素水平。

重视心理调节

学会正视经期的情绪变化,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倾诉等方式释放压力,调节情绪。如果情绪问题较为严重,自我调节效果不佳,应及时寻求心理医生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此外,家人和伴侣也应给予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月经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科学、正确的经期护理至关重要。了解并避开常见的护理误区,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不仅能让女性在经期更加舒适,还能有效维护身体健康。每一位女性都应重视经期护理,以健康的身心状态,从容度过每一个特殊时期。

(白艳鸽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妇产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