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支架手术后别大意,这些细节决定恢复好坏

2025-07-06 14:2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简称支架手术)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在狭窄或堵塞的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撑开血管,恢复血流,从而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缺血,挽救患者的生命。然而,支架手术只是治疗的开始,术后的恢复和护理同样至关重要。许多患者在手术后可能会忽视一些细节,而这些细节往往决定了恢复的好坏。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支架手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支架手术后恢复的关键阶段

    支架手术后,患者的恢复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住院观察期(术后1-3天)

    在手术后的最初几天,患者需要在医院接受密切观察。医生会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观察是否有出血、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心脏负担。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如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

(二)康复初期(术后1-2周)

    出院后,患者进入康复初期。这一阶段的重点是逐步恢复日常活动能力,同时继续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患者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如散步、简单的家务劳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此外,患者需要定期复查,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确保病情稳定。

(三)康复中期(术后1-3个月)

    在康复中期,患者的活动能力逐渐恢复,但仍需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此时可以逐渐增加运动量,如进行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但运动强度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避免心慌、气短等症状。同时,患者需要继续坚持药物治疗,并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支架植入部位的情况。

(四)康复后期(术后3个月以上)

    康复后期,患者的病情相对稳定,但仍然需要长期坚持药物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但仍需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定期复查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通过检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支架手术后需要注意的细节

(一)药物治疗

1.  抗血小板药物:支架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这些药物可以有效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通常,阿司匹林需要终身服用,而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需要服用至少1年。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得自行停药或减量。

2.  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胆固醇,还可以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预防心血管事件。患者需要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在目标范围内(通常为<1.8 mmol/L)。

3.  其他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其他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ACEI/ARB等,以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

(二)生活方式干预

1.  健康饮食:支架手术后,患者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奶制品和鱼类,保持营养均衡。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肥胖。

2.  适度运动:运动是支架手术后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快走、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时应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3.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支架手术后,患者应坚决戒烟,避免二手烟暴露。同时,应限制饮酒,男性每天饮酒量不超过两杯,女性不超过一杯。

4.  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患者应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控制体重,将BMI控制在18.5-24.9之间。

5.  减轻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会影响心脏健康。患者可以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减轻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三)定期复查

    支架手术后,定期复查是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到医院复查,检查项目通常包括:

1.  心电图:监测心脏电活动,了解是否有心肌缺血或心律失常等情况。

2.  心脏超声:评估心脏功能,观察心脏结构是否正常。

3.  血液检查:包括血脂、血糖、肾功能等指标,监测药物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冠状动脉造影或CT血管成像:在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或CT血管成像,以了解支架植入部位的情况,判断是否有再狭窄或血栓形成。

(四)注意身体变化

    支架手术后,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就医:

1.  胸痛:如果出现心绞痛或胸痛加重,可能是支架内血栓形成或再狭窄的迹象。

2.  呼吸困难:可能是心力衰竭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

3.  头晕、乏力:可能是血压过低或其他并发症的表现。

4.  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可能是抗血小板药物引起的出血倾向,需要及时就医。

5.  下肢肿胀:可能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表现,需要及时就医。

(五)心理调适

    支架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这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康复产生负面影响。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调节情绪。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

三、支架手术后的常见误区

(一)误区一:支架植入后就万事大吉

    许多患者认为支架植入后就彻底解决了问题,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支架手术只是解决了血管狭窄或堵塞的问题,但并不能根治冠心病。患者仍需长期坚持药物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二)误区二:支架植入后不能运动

    支架手术后,患者是可以进行适度运动的。适度的运动不仅有助于恢复体力,还能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血脂、血糖,减轻体重。但运动时应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三)误区三:支架植入后可以停药

    支架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等,以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自行停药或减量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四)误区四:支架植入后不能吃海鲜等食物

    海鲜是一种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如欧米伽-3)的食物,对心血管健康有益。支架手术后,患者可以适量食用海鲜,但应避免过量摄入高胆固醇的海鲜,如虾蟹的头部、鱼籽等。

四、结语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手段,但术后的恢复和护理同样至关重要。支架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期坚持药物治疗,调整生活方式,定期复查,密切关注身体变化,并保持良好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刚刚经历了支架手术,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您提供一些有用的指导。记住,支架手术只是治疗的开始,术后的恢复需要您的长期努力和坚持。

(魏俊霞 遂平县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