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以其微创、恢复快的特点,成为了许多妇科疾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从术前的忐忑不安到术后的逐步康复,每一位经历腹腔镜子宫切除的患者都经历了一段身心交织的旅程。本文旨在探讨如何从“腹”到“心”,为这些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关怀与支持。
一、术前关怀:消除恐惧,建立信任
- 心理疏导
面对即将到来的手术,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解释手术过程、预期效果及可能的风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消除患者的疑虑。同时,分享成功案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家属的陪伴与鼓励也是不可或缺的,他们的支持能够给予患者极大的心理安慰。
-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患者需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手术适宜性。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病史,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此外,患者还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停止服用可能影响手术的药物,进行肠道准备,并保持手术区域的清洁。
二、术中关怀:专业操作,确保安全
在手术室内,医护人员需保持高度的专注与严谨。他们需仔细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手术无误;协助麻醉师进行麻醉,确保麻醉效果良好;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同时,保持手术区域的干燥清洁,确保手术器械的正常使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风险。
三、术后关怀:细致护理,促进康复
-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患者需返回病房进行密切的生命体征监测。医护人员需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观察患者面色、精神及全身状况。如出现异常情况,如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 体位与饮食管理
术后患者的体位与饮食管理同样重要。全麻患者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术后早期进食能够保护肠黏膜功能,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建议患者在麻醉清醒后无恶心、呕吐即可开始饮水,逐渐过渡到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同时,咀嚼口香糖可促进肠蠕动功能恢复,缩短首次排气排便时间。
- 伤口与引流管护理
术后伤口的护理需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感染。医护人员需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对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需妥善固定引流管,避免受压、打折、弯曲,并密切观察引流物的颜色、量及性状。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等。医护人员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对于出血患者,需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进行二次手术止血。对于感染患者,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四、心理关怀:温暖陪伴,重拾信心
除了身体上的护理外,心理关怀同样重要。术后患者往往因身体的不适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医护人员需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同时,鼓励患者参与康复活动,如散步、瑜伽等,以促进身心恢复。家属的陪伴与鼓励也是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五、健康教育:提升认知,促进自我管理
健康教育是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医护人员需向患者普及疾病及手术的相关知识,包括术后饮食、锻炼建议、并发症预防等。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自身状况,积极参与康复过程,提高生活质量。
结语
从“腹”到“心”,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的全方位关怀需要医护人员、家属及患者本人的共同努力。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细致护理与心理关怀,以及健康教育的普及,我们能够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安全、高效的康复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让每一位患者都能重拾信心,迎接美好的未来。
(李亚平 郑州市中心医院 手术室 主管护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