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妇科炎症知多少?盆腔炎、宫颈炎、阴道炎的区别与防治

2023-10-12 11:4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妇科炎症是女性常见的健康问题,其中盆腔炎、宫颈炎和阴道炎尤为多发,它们虽同属妇科炎症范畴,但在发病部位、症状表现、病因及防治方法上却各有差异。

一、盆腔炎

1.发病部位

盆腔炎主要是指女性盆腔内的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盆腔腹膜等部位。

2.症状表现

急性盆腔炎患者常出现下腹部疼痛,多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还可能伴有发热、寒战、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若病情严重,可出现腹膜炎、败血症等并发症。慢性盆腔炎则表现为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还可伴有月经异常、白带增多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不孕或异位妊娠。

3.病因

多由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经期卫生不良、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等因素引起。例如,产后身体虚弱,宫颈口尚未完全关闭,细菌容易上行感染;人工流产手术如果消毒不严格或术后护理不当,也易引发盆腔炎。

4.防治方法

预防方面,要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多个性伴侣;经期避免盆浴和性生活;做好避孕措施,减少人工流产等宫腔操作。治疗上,急性盆腔炎主要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必要时需手术治疗。慢性盆腔炎可采用中药治疗、物理治疗(如热敷、超短波等)以及抗生素与激素联合治疗等方法,以缓解症状、防止复发。

二、宫颈炎

1.发病部位

宫颈炎是发生在宫颈部位的炎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2.症状表现

急性宫颈炎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外阴瘙痒并有灼热感,同时可能伴有腰酸及下腹部坠痛等症状。慢性宫颈炎患者多数无明显症状,少数可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淡黄色或脓性,性交后出血,月经间期出血,偶有分泌物刺激引起外阴瘙痒或不适等症状。

3.病因

主要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以及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另外,机械性刺激或损伤(如性生活、流产、分娩等)、化学物质刺激(如使用高浓度酸性或碱性溶液冲洗阴道)也可能诱发宫颈炎。

4.防治方法

预防宫颈炎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过早性生活及多个性伴侣,定期做妇科检查。治疗时,急性宫颈炎以全身应用抗生素为主。慢性宫颈炎根据不同情况可选择药物治疗(如局部使用栓剂)、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微波等)或手术治疗(如宫颈锥切术等),但需注意治疗前应排除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

三、阴道炎

1.发病部位

阴道炎是阴道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是妇科门诊常见的疾病。

2.症状表现

不同类型的阴道炎症状有所不同。滴虫性阴道炎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外阴瘙痒,间或有灼热、疼痛、性交痛等。霉菌性阴道炎则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严重时坐卧不宁,还可伴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稠厚豆渣样。细菌性阴道炎的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尤其在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

3.病因

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主要通过性交传播,也可经公共浴池、浴巾等间接传播。霉菌性阴道炎多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阴道内菌群失调,从而诱发霉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是由于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乳酸杆菌减少,加德纳菌及其他厌氧菌大量繁殖所致。

4.防治方法

预防阴道炎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避免滥用抗生素。治疗上,滴虫性阴道炎可口服甲硝唑或替硝唑,同时性伴侣也应进行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常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栓、咪康唑栓等置于阴道内。细菌性阴道炎可选用甲硝唑、克林霉素等药物治疗,也可使用乳杆菌活菌胶囊等调节阴道菌群。

总之,盆腔炎、宫颈炎和阴道炎虽然都是妇科炎症,但各有特点。女性朋友们应了解它们的区别,加强日常预防,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以维护自身的生殖健康。

(何英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石槽镇卫生院 妇产科 主治医师)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