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抽搐、翻白眼,对于任何家长来说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考验。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热性惊厥,一种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症,尤其在6个月到5岁的孩子中更为多见。面对这样的突发状况,家长需要保持冷静,按照正确的急救步骤操作,既能保护孩子,又能为就医争取宝贵时间。以下是热性惊厥急救的5步法,特别提醒,90%的家长可能会在第3步犯错!
第一步:确保环境安全
立即行动:迅速将孩子抱到平坦、柔软的地方,如床上或地板上。
清理障碍:移开周围所有尖锐物品,确保孩子在抽搐过程中不会受伤。
防止误吸:如果孩子正在吃饭或口中有异物,快速清理口腔残留物,避免误吸导致窒息。
第二步:保持呼吸畅通
侧卧体位:让孩子侧卧,头偏向一侧,这样口水或呕吐物能自然流出,不会堵住气管。
避免强行按压:不要强行掰直孩子的手脚,也不要往嘴里塞任何东西,以免划伤口腔或导致窒息。
第三步:记录关键信息(易错点)
观察时间:准确记录抽搐开始的时间,用手机录下发作过程。
注意细节:观察孩子手脚动作是否对称,眼睛是否上翻,嘴唇是否发紫。这些细节对医生判断病情至关重要。
紧急呼叫:多数高热惊厥会在5分钟内自行停止,如果超过5分钟,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常见错误】:很多家长在这一步会忘记记录时间或忽视观察细节,导致医生在后续诊断中缺乏关键信息。
第四步:物理降温
解开束缚:抽搐停止后,解开孩子的衣领、腰带等束缚物,让孩子呼吸更顺畅。
温水擦拭: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脖子、腋窝和大腿根,帮助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以免刺激皮肤。
药物降温:如果体温超过38.5℃,按剂量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退热贴效果有限,不能代替药物。
第五步:后续观察与就医
观察精神状态:退烧后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清醒后能正常玩耍,可以在家观察;如持续嗜睡、呕吐,应及时就医。
记录病史:记录发烧天数、最高温度和用药情况,就诊时带上记录本,以便医生了解病情。
避免受凉:24小时内避免孩子再次受凉,饮食保持清淡易消化。
必须就医的情况:
孩子第一次发生惊厥,需排除脑膜炎等疾病。
抽搐时间超过5分钟。
发作后意识不清超过半小时。
24小时内反复抽搐3次以上。
预防措施:
按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减少高烧概率。
家中常备电子体温计和儿童退烧药,避免使用水银体温计,以防破碎造成危险。
体温超过38℃时,每2小时测一次体温,发现手脚发凉可能预示体温快速上升。
热性惊厥虽然令人担忧,但只要家长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冷静处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危险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了解一些关于热性惊厥的知识,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潘金昌 周口市妇幼保健院(周口市儿童医院) 小儿急诊内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