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 AHF)是一种严重且危急的临床综合征,它如同潜藏在人体中的一颗“定时炸弹”,指的是心脏突然失去正常的泵血能力,无法满足身体各个器官组织对血液和氧气的正常需求。一旦发作,病情往往进展迅速,若不及时处理,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这种情况需要紧急且专业的医疗干预。了解其早期信号和应对策略对于及时治疗和改善预后而言,就像在黑暗中找到指引方向的明灯,至关重要。
早期信号
1. 呼吸困难:这是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早期信号之一。患者可能会感到气短或呼吸急促,就仿佛有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胸口,每一次呼吸都变得异常艰难。尤其是在进行活动后,比如只是简单地爬了几层楼梯或者快速行走了一段距离,这种呼吸的不适感就会更加明显。而当患者躺下时,也常常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即“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患者本想好好休息,却突然被憋醒,感觉空气仿佛不够用,必须坐起来才能稍微缓解,这也是心力衰竭的典型症状。
2. 疲劳和乏力: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导致身体组织供氧不足,患者会感到异常疲倦,仿佛身体被抽干了所有的力气。原本轻松就能完成的日常活动,如打扫房间、购物等,现在却变得吃力无比。即使只是稍微活动一下,也会感到精疲力竭,就像背着沉重的包袱行走在漫长的道路上。
3. 水肿:心力衰竭会导致体液积聚,就像水库的排水系统出现故障,水无法正常排出而不断蓄积。常见于脚踝、腿部、腹部或肺部。腿部水肿是比较容易观察到的体征,患者会发现自己的脚踝和小腿变得肿胀,用手指按压时会出现明显的凹陷,且凹陷不会很快恢复。但心力衰竭也可能导致肺水肿,表现为突发的呼吸困难,患者会感觉呼吸急促、胸闷,仿佛被人紧紧扼住了喉咙,严重时甚至会咳出粉红色泡沫痰。
4. 体重迅速增加:由于体内液体积聚,患者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体重迅速增加。有时候可能在几天内体重就增加了好几斤,这种体重的异常增加往往是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提示着体内可能存在液体潴留的情况。
5. 咳嗽或喘息: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的干咳或咳泡沫状痰,特别是在躺下时。咳嗽可能会持续不断,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这是因为肺部淤血导致呼吸道受到刺激,从而引起咳嗽和喘息的症状。
6. 认知功能改变:心力衰竭可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起注意力不集中、混乱或记忆力减退。患者可能会在工作或学习中难以集中精力,经常丢三落四,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就像电脑的运行速度变慢,大脑的思维变得迟缓,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应对策略
1. 紧急就医: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呼吸困难、持续性咳嗽或体重迅速增加,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时间就是生命,在急性心力衰竭发作时,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患者或家属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往附近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尽量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过度活动,以减轻心脏的负担。
2.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使用利尿剂帮助排除体内多余液体,减轻水肿和呼吸困难。利尿剂就像身体的“排水管道清洁工”,能够促进尿液排出,减少体内的液体量。血管扩张剂和正性肌力药物也可能用于改善心脏功能和降低心脏负荷。血管扩张剂可以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减轻心脏的工作压力;正性肌力药物则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力,提高心脏的泵血功能。
3. 氧疗:对于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及时给予氧气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吸氧就像给缺氧的身体注入新鲜的能量,能够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患者会感觉呼吸变得顺畅一些,胸闷和气短的症状也会有所减轻。
4. 限制液体和钠摄入:减少饮食中的液体和钠盐摄入有助于控制水肿和体重增加。过多的液体和钠盐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导致水肿加重。患者应避免饮用过多的水、饮料,同时减少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饮食的清淡。
5. 监测体重:每日监测体重可以帮助及早发现液体积聚的迹象。患者可以在每天早晨起床后,在相同的条件下测量体重,并记录下来。如果发现体重突然增加,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6.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制酒精摄入、适量运动和保持健康体重都是重要的预防措施。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对心脏造成损害,加重心力衰竭的病情。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但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健康的体重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
7. 心脏康复: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脏康复可以帮助改善心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心脏康复包括运动训练、心理辅导、营养咨询等多个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患者的心脏功能可以逐渐得到改善,生活质量也会有所提高。
8. 教育和支持:了解疾病知识,参与患者支持团体,有助于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患者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医学书籍、参加健康讲座等方式,了解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加入患者支持团体,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和心得,互相鼓励和支持,能够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9. 定期随访:与医生保持定期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心力衰竭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定期随访可以让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治疗方法,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结: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需要迅速反应的紧急情况。了解其早期信号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病情恶化,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出现上述症状,请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王雪 商丘市梁园区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