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肌腱损伤怎么办?康复秘籍大公开!

2025-08-01 11:1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肌腱损伤是日常生活和运动中常见的运动伤害。肌腱是连接肌肉与骨骼的结缔组织,负责传递肌肉收缩力量,让关节完成活动,如抬手、弯腰、行走等动作都依赖肌腱。但肌腱过度使用或受外力冲击易损伤,损伤后会有疼痛(隐痛或刺痛)、肿胀(受伤部位凸起、皮肤紧绷)、关节活动受限等困扰症状。以下是肌腱损伤的详细科普知识和实用康复秘籍。 

 肌腱损伤的常见原因

肌腱损伤通常是由以下这些原因引起的:

1. 过度使用:在现代社会,很多工作和运动需长时间重复同一动作。如办公室职员长时间坐电脑前打字,手指和手腕肌腱不断重复伸展收缩,久了可能因过度拉伸或与周围组织过度摩擦引发炎症;又如运动员,网球运动员频繁挥拍击球、跑步运动员长时间奔跑,都可能使相关部位肌腱承受过大压力致损伤。 

2. 外伤:直接的撞击或者意外伤害也是导致肌腱损伤的常见原因。比如在运动场上,球员之间激烈的碰撞,不小心摔倒时肢体与地面的猛烈接触;在日常生活中,不小心被尖锐的物体割伤等,都有可能直接损伤到肌腱。

3. 年龄和退化: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都会逐渐发生变化,肌腱也不例外。它的弹性和强度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下降,就像一根使用多年的橡皮筋,失去了原本的弹性。这时候,肌腱对外力的承受能力就会减弱,变得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损伤。

4. 疾病:某些疾病也可能对肌腱造成损害。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类疾病会使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的组织,包括肌腱。免疫系统的异常攻击会导致肌腱周围的组织发生炎症反应,长期下来,就会影响肌腱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加肌腱损伤的风险。

 肌腱损伤的诊断

肌腱损伤的诊断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 病史询问:诊断时,医生先详细询问患者活动习惯,如工作类型(是否常进行手部精细操作或长时间站立行走)、运动情况(喜欢的运动项目、频率和强度);还了解受伤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受伤时活动及瞬间感受。通过这些询问,初步判断肌腱损伤原因和大致情况。

2. 体格检查:接着,医生对受伤部位全面检查,用手触摸感受肿胀、压痛,检查肌肉紧张度和关节活动范围。检查中会让患者做特定动作(如弯曲、伸展关节),观察肌腱活动表现,判断损伤程度和位置。

3. 影像学检查:为准确诊断肌腱损伤、排除骨折或其他严重结构损伤,医生通常建议患者进行X光、MRI等影像学检查。X光可显示骨骼情况,判断有无骨折;MRI能详细观察肌腱、肌肉及周围软组织结构,对诊断损伤程度、范围及并发损伤有重要价值。 

 肌腱损伤的治疗

肌腱损伤的治疗通常需要综合多种方法,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手段:

1. 休息:肌腱损伤后,首要措施是让受伤肌腱充分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提供恢复环境。如同汽车故障需停下维修,受伤肌腱要暂停过度活动,让身体自我修复。休息时应减少受伤部位使用,避免加重损伤的动作。

2. 冰敷:受伤后48小时内,用冰袋冷敷可缓解症状。冰敷能使血管收缩,减少血液流动,减轻肿胀和疼痛。操作时,用毛巾包裹冰袋敷在受伤部位,每次15 - 20分钟,每隔2 - 3小时重复一次,注意勿让冰袋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

3. 压迫:用弹性绷带包扎受伤部位是常用治疗方法,可提供适度压力,减少肿胀。包扎时,绷带松紧度要适中,从肢体远端向近端缠绕,保持平整均匀。

4. 抬高:抬高受伤部位可减轻肿胀。将受伤肢体抬高至高于心脏位置,利用重力促进血液和体液回流,减少积聚。如腿部受伤可用枕头垫高,手臂受伤可放胸前枕头上。

5. 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治疗肌腱损伤常用药,可抑制炎症介质合成,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常见的有布洛芬、阿司匹林等。用药要遵循医嘱,按正确剂量和用法服用,避免不良反应。

6. 物理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是治疗重要环节。物理治疗师会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包括针对性运动和手法治疗,可增强肌腱强度和灵活性,促进修复和功能恢复,如伸展运动、肌肉力量训练等。

7. 手术治疗:严重损伤或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手术修复,可直接修复、缝合或重建损伤肌腱,恢复其正常结构和功能。但手术有风险和并发症,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等因素,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手术。 

 康复秘籍

1. 早期活动:在医生指导下,早期适当活动对肌腱损伤康复重要。它能防止肌腱粘连、肌肉萎缩,若长时间不活动,肌腱会粘连、肌肉会失力。早期确保安全时,进行简单活动如关节屈伸,可促进血液循环,助肌腱恢复。

2. 渐进性训练:根据肌腱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强度和复杂度是康复训练关键。初期强度低,随恢复逐步增加难度,如同爬山循序渐进。开始做简单关节活动,后增加抗阻训练。

3. 拉伸和加强练习:针对性拉伸和加强练习可提高肌腱柔韧性和力量。拉伸放松肌腱、增加弹性、改善活动范围,如手腕屈伸旋转;加强练习增强肌腱周围肌肉力量,提供支撑保护,如哑铃训练、俯卧撑,方法和强度依实际调整。

4. 热疗:活动前热敷是好的准备措施。热敷使血管扩张、增加血液流动,提供营养氧气,助肌肉放松。可用热毛巾、热水袋,注意温度适中,避免烫伤,热敷15 - 20分钟。

5. 营养支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和E的食物促进肌腱修复。蛋白质助肌腱恢复,如瘦肉、鱼类、豆类;维生素C和E抗氧化、减轻炎症、促胶原蛋白合成,水果、蔬菜如橙子、草莓、菠菜含量丰富,康复期应多摄入。

6. 避免复发:了解并避免致伤活动是预防复发关键。康复后分析致伤原因,避免类似过度或危险活动。如因长时间打字致手腕损伤,工作中合理安排时间、定时休息,必要时用护具减少复发风险。 

 结语

肌腱损伤康复是需耐心和时间的渐进过程,正确的康复方法至关重要。患者要严格遵循医生和物理治疗师建议,结合实用康复秘籍坚持训练,如此才能促进肌腱恢复、减少复发风险。同时,预防胜于治疗,日常生活和运动中要合理安排活动,避免过度使用肌腱,保持良好姿势和运动习惯,这是预防肌腱损伤的关键。让我们珍惜身体,远离肌腱损伤困扰,享受健康活力生活。 

(訾建涛 漯河市源汇区人民医院 骨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