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儿童的口腔健康,从刷牙开始~

2025-07-15 13:2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当孩子露出第一颗乳牙时,那像小珍珠般晶莹的萌态,总能融化父母的心。但你知道吗?这颗小牙不仅是咀嚼的“小工具”,更是健康成长的“晴雨表”。儿童口腔健康不仅关乎牙齿的整齐与美观,更与全身发育、语言发展甚至心理健康紧密相连。

一、儿童口腔健康:小牙齿里的大乾坤

1、咀嚼力:营养吸收的“第一道关卡”

儿童的牙齿如同精密的“食物加工厂”,乳牙的咬合功能直接影响食物的消化效率。若乳牙因龋齿提前脱落,孩子可能因咀嚼困难而回避粗纤维食物,导致维生素、矿物质摄入不足,进而影响骨骼发育和免疫力。

2、恒牙的“人生蓝图”:乳牙是总设计师

乳牙不仅是“临时工”,更是恒牙的“空间规划师”。每颗乳牙下方都埋藏着对应的恒牙胚,乳牙根通过咀嚼压力刺激颌骨生长,为恒牙预留足够的萌出空间。若乳牙因龋坏早失,邻牙可能倾斜占据位置,导致恒牙萌出受阻,引发牙列拥挤、地包天等畸形。

3、语言与心理:一口好牙的“隐形价值”

清晰的发音需要舌头与牙齿的精准配合。前牙缺失或龋坏可能让孩子发“f”“s”“th”等音时漏风,导致“大舌头”现象,影响语言流畅度和社交自信。更关键的是,一口黑牙或口臭可能让孩子被同伴孤立,长期可能引发自卑心理。

4、全身健康的“预警系统”

口腔是细菌进入人体的“门户”。儿童龋齿中的变形链球菌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性炎症,增加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等疾病风险。

二、刷牙大揭秘:给牙齿来一场“泡泡SPA”

1、工具选对,效果翻倍

牙刷:选择软毛、小头的儿童专用牙刷,避免硬毛损伤牙龈。每3个月更换一次,或刷毛外翻时立即更换。电动牙刷适合手部协调性较差的孩子,其高频震动能更高效清除牙菌斑。

牙膏:3岁以下用米粒大小含氟牙膏,3-6岁用豌豆大小,6岁以上可增加至黄豆大小。氟化物能像“防护盾”一样强化牙釉质,但需注意避免孩子吞咽过量。

辅助神器:沙漏计时器、菌斑显色剂、儿童牙线棒。

2、巴氏刷牙法:细菌的“终极克星”

步骤1:45度角切入

将牙刷斜放于牙龈与牙齿交界处,刷毛与牙面呈45度角,轻轻按压使刷毛进入龈沟,此处是细菌最易藏匿的“重灾区”。

步骤2:小幅度水平颤动

以2-3颗牙为一组,做短距离水平颤动,像“震颤按摩”一样清除牙菌斑,而非“拉锯式”横刷。每个区域颤动5-10次后,将牙刷向牙冠方向滚动,带走松动菌斑。

步骤3:全方位覆盖

刷咬合面时,改为前后短距离拉动;刷前牙内侧时,将牙刷竖起,用刷头上下拂刷;舌面也需轻刷30秒,去除食物残渣和细菌,预防口臭。

3、关键细节:别让细菌“钻空子”

时间选择:睡前刷牙比晨起刷牙更重要!夜间唾液分泌减少,细菌更易繁殖,睡前彻底清洁能减少80%的龋齿风险。

顺序优化:按“右上后牙→左上后牙→左下后牙→右下后牙→前牙”的顺序刷,避免遗漏。可让孩子对着镜子练习,培养自主刷牙习惯。

牙线使用:乳牙排列紧密,牙缝易残留食物,每天睡前用儿童牙线棒清理一次。将牙线呈“C”形包裹牙面,上下刮动,而非“拉锯式”硬塞。

三、护牙升级攻略:刷牙之外的“隐藏技能”

1、饮食“红绿灯”:吃出健康牙

红灯食物:黏性糖果、碳酸饮料、果汁、干燥零食。

绿灯食物:奶酪、坚果、粗纤维蔬菜、水。

进食习惯:减少“少量多次”吃零食的频率,每次进食后用清水漱口,避免口腔长期处于酸性环境。若喝夜奶,需在喂奶后用纱布蘸清水擦拭牙龈。

2、定期检查:给牙齿“上保险”

首次看牙时间:儿科学会建议,孩子长出第一颗牙或1岁前应进行首次口腔检查,之后每6个月复查一次。牙医会评估龋齿风险、牙齿排列情况,并提供个性化防护建议。

专业防护:涂氟和窝沟封闭是预防龋齿的“双保险”。涂氟像给牙齿穿“防弹衣”,窝沟封闭则像“填平坑洼”,两者结合可降低80%以上的龋齿发生率。

3、习惯养成:从细节守护

戒除不良习惯:吮指、咬唇、口呼吸等习惯可能影响牙齿排列,需通过行为干预或佩戴矫治器纠正。

运动防护:参加足球、轮滑等运动时,佩戴儿童专用运动护齿套,避免牙齿外伤。护齿套需根据孩子牙列定制,确保贴合舒适。

四、避坑指南:这些误区你中招了吗?

误区1:“乳牙坏了不用治,反正会换牙”

真相:乳牙龋坏可能引发牙髓炎、根尖周炎,甚至影响恒牙胚发育。若乳牙早失,邻牙倾斜会导致恒牙萌出空间不足,增加未来正畸难度和费用。

误区2:“孩子太小不能用含氟牙膏”

真相:氟是预防龋齿的“功臣”,只要控制用量,即使吞咽也不会导致氟中毒。无氟牙膏的防龋效果远低于含氟牙膏。

误区3:“刷牙用力越大越干净”

真相:过度用力会磨损牙釉质,损伤牙龈,导致牙齿敏感、牙龈萎缩。正确刷牙应“轻柔震颤”,利用刷毛的弹性清除菌斑。

为孩子口腔健康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会化作他未来自信笑容的底气。愿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一口健康洁白的牙齿,在阳光下自由奔跑,用最灿烂的笑容拥抱世界!

(王巧玲 周口口腔医院 口腔内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