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见癌症,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其主要诱因。接种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面对二价、四价、九价疫苗的选择,许多女性存在困惑。
一、HPV疫苗的必要性:非强制但推荐
HPV疫苗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即自愿接种,但医学界普遍建议符合条件者尽早接种。全球多国数据表明,疫苗可显著降低HPV感染率及宫颈癌前病变发生率。例如,澳大利亚通过广泛接种,使宫颈癌发病率下降至全球最低水平。
适用年龄:
优先推荐9-26岁女性接种HPV疫苗,特别是未满17岁的女性;同时推荐27-45岁有条件的女性接种HPV疫苗。
禁忌症:
并非所有人群都适合接种HPV疫苗。孕期或计划怀孕者需暂缓接种,不过哺乳期女性可以接种。对疫苗成分(如酵母、蛋白质)过敏者禁止接种,急性感染期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也需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接种。
二、疫苗类型对比:价数越高,覆盖越广
HPV疫苗的“价”代表预防的病毒型别数量,价数越高,覆盖范围越广,但需结合年龄、经济条件及疫苗供应情况选择。
二价疫苗
二价疫苗主要预防16和18型HPV病毒,这两种型别是导致宫颈癌的“主力军”,约70%的宫颈癌由它们引起。其接种年龄为9至45岁,接种程序为第0、1、6个月各接种一针,共三针。在预防效果上,能有效预防70%的宫颈癌。
四价疫苗
四价疫苗在二价的基础上,增加了对6和11型HPV病毒的预防。6和11型属于低危型病毒,主要引起生殖器疣。四价疫苗适用于9至45岁女性,接种程序为第0、2、6个月各接种一针,共三针。它不仅能预防70%的宫颈癌,还能预防90%的生殖器疣,为接种者提供了更全面的防护。
九价疫苗
九价疫苗是目前覆盖HPV型别最多的疫苗,可预防6、11、16、18、31、33、45、52和58型HPV病毒。除了能预防大部分宫颈癌外,对其他相关癌种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不过,九价疫苗的接种年龄限制相对较严格,适用于16至45岁女性,接种程序同样为第0、2、6个月各接种一针,共三针。由于预防范围广,九价疫苗的价格也相对较高。
三、接种策略:科学规划,理性选择
考虑经济条件
不同价数的HPV疫苗价格差异较大。如果经济条件有限,二价疫苗性价比高,能有效预防主要致癌型别,是经济实惠之选。若经济较为宽裕,且年龄符合要求,九价疫苗能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关注疫苗供应
在实际接种过程中,还需考虑当地疫苗的供应情况。部分地区可能存在某种疫苗短缺的现象,此时不必过度执着于某一价数的疫苗,及时接种可获得的疫苗,尽早获得保护更为重要。即使已经接种了二价或四价疫苗,后续仍可根据情况补种九价疫苗,以进一步扩大保护范围。
总之,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武器,女性应根据自身年龄、经济条件和疫苗供应情况,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疫苗,尽早接种,为自己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张劲松 鲁山县人民医院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