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HPV疫苗怎么选?2价、4价、9价区别在哪,适合哪些人打?

2025-08-06 20:3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近年来,HPV疫苗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女性健康防护的“热门选项”。但面对2价、4价、9价疫苗,很多人却犯了难:它们有什么区别?哪种更适合自己?年龄超了还能打吗?今天就来一次性说清这些问题,帮你科学选择适合自己的HPV疫苗。

一、先搞懂:HPV是什么?为什么要打疫苗?

HPV(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病毒,目前已发现的亚型超过200种。根据致病性不同,可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

• 低危型HPV(如6、11型):主要引起生殖器疣(尖锐湿疣)等良性病变,传染性强,但癌变风险低。

• 高危型HPV(如16、18型):持续感染可能引发宫颈癌、肛门癌、阴道癌等恶性肿瘤,其中16和18型是导致全球70%以上宫颈癌的“元凶”。

接种HPV疫苗是预防HPV感染及相关疾病最有效的手段。它通过诱导机体产生抗体,提前“抵御”病毒入侵,降低感染和患病风险。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9-14岁是HPV疫苗的最佳接种年龄,此时免疫系统反应强,且大多尚未有性生活,能最大限度发挥保护作用。

二、2价、4价、9价疫苗,核心区别在哪里?

三种疫苗的命名源于它们能预防的HPV亚型数量,数字越大,覆盖的病毒亚型越多,但适用人群、预防范围和价格也存在差异。

1. 2价HPV疫苗

• 预防亚型:高危型16、18型。

• 预防效果:可预防约70%的宫颈癌,以及由这两种亚型引起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癌前病变)等。

• 适用年龄:国内批准用于9-45岁女性(不同品牌可能略有差异,以接种点说明为准)。

• 价格:单针约300-500元,全程3针总价约900-1500元,性价比相对较高。

2. 4价HPV疫苗

• 预防亚型:高危型16、18型 + 低危型6、11型。

• 预防效果:除了能预防约70%的宫颈癌,还能预防约90%的生殖器疣(由6、11型引起)。

• 适用年龄:国内批准用于9-45岁女性(部分品牌也可用于男性,需咨询当地接种点)。

• 价格:单针约800-1000元,全程3针总价约2400-3000元。

3. 9价HPV疫苗

• 预防亚型:高危型16、18、31、33、45、52、58型 + 低危型6、11型,共9种。

• 预防效果:可预防约90%的宫颈癌、85%的阴道癌、90%的生殖器疣,以及部分肛门癌、口咽癌等,是目前覆盖范围最广的HPV疫苗。

• 适用年龄:国内批准用于9-45岁女性(此前为16-26岁,2022年获批扩展至45岁)。

• 价格:单针约1300-1600元,全程3针总价约3900-4800元,价格相对较高,且因供应紧张,部分地区可能需要预约排队。

三、如何选择:哪种疫苗更适合自己?

疫苗的选择需结合年龄、需求、预算等因素综合考虑,并非“价数越高越好”。

1. 优先考虑年龄限制

如果年龄超过45岁,目前国内暂无获批的HPV疫苗可接种(WHO认为45岁以上接种效益较低,因多数人已可能暴露于病毒),此时更建议定期做宫颈癌筛查(如TCT+HPV联合检测)。

若在9-45岁范围内,三种疫苗均可选择,但需注意:部分地区9价疫苗对年龄的执行可能更严格(如仍按16-26岁接种),接种前需提前咨询当地疾控中心或社区医院。

2. 根据需求侧重选择

• 若主要想预防宫颈癌:2价疫苗已能覆盖70%的致病亚型,对于预算有限或年龄较大(如30岁以上)的女性,是经济实用的选择。

• 若担心生殖器疣:4价或9价疫苗能提供额外保护,尤其适合有性生活或性伴侣较多的人群。

• 若追求更全面的防护:且年龄和预算允许,9价疫苗是最优选项,尤其适合年轻女性(如26岁以下)。

3. 不必盲目等待高价疫苗

9价疫苗因供应紧张,常出现“一针难求”的情况。如果年龄接近上限(如25-26岁),或等待时间过长(超过半年以上),建议优先选择4价或2价疫苗——早接种早保护,比纠结价数更重要。毕竟,2价和4价已能覆盖最危险的16、18型,可有效降低宫颈癌的主要风险。

四、接种HPV疫苗,这些常见问题要厘清

1. 有性生活/已婚,还能打疫苗吗?

能打。虽然性生活可能增加HPV感染风险,但疫苗对未感染的亚型仍有保护作用。即使已感染某一亚型,接种疫苗也能预防其他亚型的感染,降低持续感染和病变风险。

2. 接种前需要做HPV检测吗?

不需要常规检测。HPV感染多为暂时性(80%-90%可在1-2年内自行清除),且疫苗对未感染的亚型均有效,检测结果不影响接种决策。但如果有异常出血、分泌物异常等症状,建议先做妇科检查。

3. 接种后能终身免疫吗?需要补打加强针吗?

目前研究显示,疫苗保护效力可维持8-10年以上,且尚无证据表明会随着时间减弱,暂不需要补打加强针。但疫苗不能100%预防所有宫颈癌(仍有约10%-30%的宫颈癌由其他亚型引起),因此接种后仍需定期做宫颈癌筛查(21-65岁女性,建议每3年做一次TCT,或每5年做一次TCT+HPV联合检测)。

4. 孕期、哺乳期能接种吗?

• 孕期:不建议接种,目前缺乏足够的安全性数据,若接种期间意外怀孕,需暂停后续针次,待分娩后再补种。

• 哺乳期:可以接种,现有数据未显示疫苗对母婴有不良影响。

5. 接种后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为局部疼痛、红肿、发热、头痛等,多为轻微且短暂的(1-3天内缓解),严重过敏反应极少发生。接种后建议在现场观察30分钟,无异常再离开。

6. 男性需要接种HPV疫苗吗?

国内目前批准的疫苗主要针对女性,但男性接种4价或9价疫苗(部分地区开放),可预防生殖器疣、肛门癌等,还能减少病毒传播给性伴侣的风险。有条件的男性(尤其9-26岁)可咨询当地接种点。

五、总结:科学接种,为健康加道“防护盾”

HPV疫苗是预防宫颈癌的“第一道防线”,但并非“万能盾”。选择疫苗时,不必盲目追求高价,而应结合年龄、需求和实际情况,尽早接种。同时,定期筛查、注意性生活卫生(如使用安全套)、增强免疫力(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才能全方位守护宫颈健康。

无论选择哪种疫苗,迈出接种的第一步,就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愿每位女性都能主动关注自身健康,用科学的方式为未来“投保”。

(李娟 邢台市中心医院 妇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