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羟甲唑啉治疗鼻炎:使用不当,小心“陷阱”重重!

2025-07-15 13:17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鼻炎,作为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困扰着众多人群。它带来的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不仅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能降低生活质量。在众多治疗鼻炎的药物中,羟甲唑啉是许多患者熟悉且常用的选择。然而,如果使用不当,羟甲唑啉这个看似有效的“救星”,却可能变成隐藏诸多“陷阱”的“健康杀手”。

一、羟甲唑啉的作用机制与常见剂型
1.作用机制
羟甲唑啉属于α受体激动剂,它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鼻黏膜血管上的α1和α2受体。当药物与这些受体结合后,会引起血管收缩,减少鼻黏膜的血液灌注,从而减轻鼻黏膜的充血和肿胀。这样一来,鼻腔的通气空间增大,鼻塞症状得到迅速缓解,让患者能够畅快呼吸。

2.常见剂型
羟甲唑啉常见的剂型有滴鼻剂和喷雾剂。滴鼻剂使用相对简单,将药液滴入鼻腔即可;喷雾剂则能更均匀地将药物喷洒在鼻黏膜表面,剂量相对更精准,使用起来也较为方便,尤其适合儿童或操作不太熟练的患者。

二、羟甲唑啉使用不当的“陷阱”
1.药物性鼻炎:过度依赖的恶果
药物性鼻炎是羟甲唑啉使用不当最严重的后果之一。正常情况下,按照医嘱合理使用羟甲唑啉,可以有效缓解鼻塞症状。但如果患者为了追求快速、持久的通气效果,自行增加用药次数或延长用药时间,就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长期过度使用羟甲唑啉,鼻黏膜上的α受体会因为持续受到药物刺激而发生下调,即受体数量减少或敏感性降低。这意味着,原本有效的药物剂量逐渐无法产生足够的收缩血管作用,鼻塞症状会再次出现甚至加重。为了缓解鼻塞,患者不得不进一步增加药量,形成药物依赖。最终,鼻黏膜会变得肥厚、苍白,对任何收缩血管的药物都不再敏感,导致药物性鼻炎,治疗起来更加困难。

2.心血管系统风险:不可忽视的潜在威胁
羟甲唑啉不仅作用于鼻黏膜血管,还可能对全身血管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使用羟甲唑啉时需要格外谨慎。

药物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这是因为α受体激动剂会使血管收缩,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从而导致血压上升。对于血压控制不稳定的患者,这种血压的波动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如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3.鼻黏膜干燥与出血:常见却易被忽视的问题
频繁使用羟甲唑啉还会导致鼻黏膜干燥。药物收缩血管的作用会使鼻黏膜的血液循环减少,黏膜分泌功能下降,从而变得干燥、脆弱。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容易出现鼻出血的症状。

鼻出血不仅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可能引起心理上的恐惧和焦虑。尤其是对于儿童患者,频繁的鼻出血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家长也会因此感到担忧和困扰。

4.掩盖病情:延误治疗的隐患
羟甲唑啉主要起到缓解鼻塞症状的作用,但它并不能治疗鼻炎的根本病因。如果患者仅仅依赖羟甲唑啉来缓解症状,而忽视了寻找和治疗引起鼻炎的真正原因,如过敏、感染、鼻中隔偏曲等,就可能会延误病情。

例如,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如果不进行抗过敏治疗,仅使用羟甲唑啉缓解鼻塞,过敏原会持续刺激鼻黏膜,导致炎症反复发作,病情逐渐加重。长期下去,可能会引发鼻窦炎、中耳炎等并发症,增加治疗的难度和痛苦。

三、正确使用羟甲唑啉的方法
1.严格遵循医嘱
使用羟甲唑啉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次数和用药疗程等。患者切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或影响治疗效果。

2.控制用药疗程
一般来说,羟甲唑啉的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超过7天。如果症状在7天内没有得到明显缓解,或者症状加重、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调整治疗方案。

3.注意用药方法
使用滴鼻剂时,患者应取仰卧位,头向后仰,使鼻孔朝上。然后将药液滴入一侧鼻孔,每侧1 - 2滴即可。滴药后,保持仰卧位2 - 3分钟,让药液充分接触鼻黏膜。使用喷雾剂时,先将喷头插入鼻孔,然后按压喷雾装置,同时轻轻吸气,使药物均匀分布在鼻黏膜上。

4.特殊人群慎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使用羟甲唑啉前应向医生说明自己的身体状况,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使用。这些特殊人群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四、替代治疗方案与预防措施
1.替代治疗方案
除了羟甲唑啉,治疗鼻炎还有其他多种方法。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使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鼻喷雾剂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对于感染性鼻炎,应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对于鼻中隔偏曲等解剖结构异常引起的鼻炎,可能需要通过手术进行矫正。

2.预防措施
预防鼻炎的发生和复发也非常重要。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通风换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注意鼻腔卫生,定期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保持鼻黏膜湿润。

综上所述,羟甲唑啉在治疗鼻炎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使用不当会带来诸多“陷阱”。患者只有正确认识羟甲唑啉的作用和风险,严格遵循医嘱用药,才能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自己的鼻部健康。

(石佳利 新乡市妇幼保健院 药剂科 主管药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