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患者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身体代谢异常亢进。甲亢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心脏、骨骼等多系统并发症。幸运的是,甲亢可以通过科学治疗得到有效控制。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认知误区,不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陷入误区,影响疗效甚至造成严重后果。本文将围绕“甲亢治疗误区”这个话题,揭示患者们容易犯的错误,帮助大家正确认识与规范治疗,做到科学防病,规范治疗。
一、什么是甲亢?
甲亢,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疾病,最常见的病因是Graves病(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其特征表现为心悸、容易出汗、手抖、体重减轻、情绪焦虑、月经不调等。甲亢的治疗目标是恢复正常的甲状腺功能,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
二、甲亢治疗的常见方法
目前甲亢的治疗主要包括: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如:甲硫咪唑、丙硫氧嘧啶)
放射性碘治疗
手术治疗(甲状腺部分或全切除)
对症支持治疗(如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悸等)
不同病人选择的方案不同,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综合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方案。
三、甲亢治疗中的常见误区及陷阱
误区一:抗甲状腺药物没效果就随意换药或停药
不少患者在服药初期症状好转慢,或者体征改善不明显,就急于自行停药或更换药物。事实上,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疗程,一般需要持续使用12-18个月,且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指标。
误区危害:
不按时服药、随意停药,疗效难以巩固,极易复发。
随意换药可能导致药物副作用或耐药发生。
非医嘱调整用药会错过最佳治疗窗口。
误区二:放射性碘治疗恐慌,不敢接受正规治疗
放射性碘治疗是甲亢的一线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复发甲亢和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但有患者由于对放疗的恐惧,盲目拒绝治疗,或转而选择民间偏方。
误区危害:
拒绝正规治疗,病情可能加重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
“偏方疗法”缺乏科学依据,有害无益。
放疗可以精准杀灭异常甲状腺细胞,减少复发率。
误区三:盲目节食、极端减肥以控制甲亢症状
甲亢患者多表现为体重下降,但一些患者错误认为多吃加重症状,反而过度节食或使用各种极端减肥方法。
误区危害:
营养不良会导致身体抵抗力降低,加重甲状腺和其他器官负担。
不良饮食习惯影响药物代谢,降低治疗效果。
甲亢本身导致的代谢异常不能靠节食控制。
误区四:忽视心理健康,以为“心情好就能好”
甲亢常伴有焦虑、易怒、失眠等精神症状。有些患者或家属认为这些只是心理状态问题,拒绝心理疏导和必要的药物调整。
误区危害:
忽视精神症状导致生活质量严重受损。
未及时治疗可能引起严重精神障碍,甚至甲状腺危象。
甲亢治疗应关注身心整体健康。
误区五:随意使用保健品和偏方
市场上各种“天然甲状腺保健品”层出不穷,一些患者希望通过服用中药、保健品或偏方“治愈”甲亢,盲目跟风。
误区危害:
多种保健品成分复杂,可能与抗甲状腺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偏方缺乏科学验证,可能耽误正规治疗。
某些非正规产品中可能含有有害成分,损害肝肾功能。
四、科学治疗甲亢的正确做法
1. 规范诊断,明确病因
甲亢的治疗前提是准确诊断,包括抽血检查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自身抗体,必要时做甲状腺B超或放射性碘摄取率检查,明确病因,指导治疗方案。
2. 按医嘱使用药物,合理监测
抗甲状腺药物服用要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及肝功能。
任何药物副作用应及时报告医生,不自行停药。
治疗期间至少3-6个月复查一次,评估疗效。
3. 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抗甲状腺药物适用于多数甲亢患者,尤其年纪较轻、病情较轻者。
放射性碘治疗适合药物治疗无效、复发或合并心脏病患者。
手术治疗适合甲状腺结节明显或巨大、怀孕哺乳期特殊情况。
选择应个体化,专业医生指导下决定。
4. 均衡饮食,科学营养
保证充足热量和营养摄入,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避免食用过多刺激性或含碘过高的食物。
避免烟酒及刺激饮料,保持身体机能平衡。
5. 重视心理疏导,改善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运动,缓解紧张焦虑。
必要时求助心理医师或相关支持,帮助调节情绪。
睡眠充足,避免熬夜及精神过度紧张。
五、甲亢患者如何避免复发及并发症?
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监测病情变化。
遵医嘱用药并坚持完成疗程,避免自行停药。
发现异常及时复诊,防止病情恶化。
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重视心血管健康,做好预防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并发症。
总结
甲亢的治疗是一项系统的、持续的过程。错误的治疗认知和行为不仅延误病情,还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患者朋友和家属应避免以下“坑”:自行停药或换药、恐惧放射性碘治疗、盲目节食、忽略心理健康、乱用保健品。正确的方法是:规范诊断、听从专业医生的个体化治疗建议、坚持科学用药与定期检查、饮食营养均衡、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
(马利燕 鹤壁市人民医院 甲乳外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