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血糖-身体的能量之源

2024-10-25 11:0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血糖是什么

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葡萄糖是我们身体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就像汽车的汽油一样,为我们的日常活动提供动力。吃下食物后,身体会将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成葡萄糖,吸收到血液中后形成血糖。

血糖的调节

血糖水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饮食、运动、情绪等因素波动。为了保持血糖的稳定,我们的身体有一套精密的调节系统,主要依靠两种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由胰腺分泌,帮助细胞吸收葡萄糖,降低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当血糖过低时,胰高血糖素会促使肝脏释放储存的葡萄糖,提高血糖水平。

血糖的正常范围

空腹血糖水平应保持在 3.9-6.1 mmol/L之间。餐后血糖会有所上升,但通常在 7.8 mmol/L 以下。如果血糖水平长期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

血糖与糖尿病的关系

当血糖水平长期高于正常范围,就可能患上高血糖,甚至发展为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分为两种类型:

1型糖尿病(T1DM):由于免疫系统攻击胰腺,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血糖水平的持续增高。

2型糖尿病(T2DM):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血糖水平的持续增高。患者往往出现典型高血糖症状“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

糖尿病如何诊断

确认糖尿病的3个指标分别为: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1、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首要标准。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应低于6.1 mmol/L,若持续超过7 mmol/L,则高度提示糖尿病。介于6.1-7.0 mmol/L属于糖尿病前期,又叫空腹糖调节受损,建议做进一步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2、餐后两小时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值是评估糖尿病病情的另一个关键指标。健康人群餐后两小时血糖应低于7.8 mmol/L,若该值持续超过11.1 mmol/L,结合其他临床信息(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等),可确诊为糖尿病。餐后血糖的升高往往意味着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存在障碍,是糖尿病病情发展的重要标志。

3、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反映了过去6-8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正常值应低于6 %,若糖化血红蛋白值偏高,超过6.5 %,则表明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很可能是糖尿病所致。这一标准有助于评估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风险。对于异常血红蛋白病的人群,由于血红蛋白结构异常,不适用糖化血红蛋白监测血糖水平,应监测糖化血清白蛋白。

如何保持血糖稳定?

1、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全谷物,避免过量摄入高糖食物。

2、适量运动: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利用葡萄糖,降低血糖水平。

3、定期监测: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饮食和药物。

4、保持良好作息:充足的睡眠和减少压力也有助于血糖稳定。

血糖是我们身体的能量之源,保持血糖稳定对健康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血糖异常,享受健康的生活。

(谢慧 永城市酂城中心卫生院 检验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