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手腕"咔嗒"声的超声追踪,TFCC损伤的隐匿信号

2025-07-10 14:5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日常生活与运动中,不少人时常会感到手腕处传来清脆的“咔嗒”声,有时伴随轻微疼痛或不适,却往往未加重视。然而,这看似寻常的声响背后,可能隐藏着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这一关键问题,而超声技术宛如一位敏锐的侦探,正逐步揭开其神秘面纱。

TFCC 位于腕关节尺侧,是由三角纤维软骨、半月板同源结构、掌背侧韧带等组成的复合结构,起着稳定腕关节、缓冲压力、协助腕部旋转活动的重要作用。当手腕过度扭转、受外力撞击或长期反复劳损时,TFCC 极易受损。一旦损伤,腕关节的稳定性遭破坏,软骨与韧带间的摩擦、碰撞增加,活动时便会出现那令人警觉的“咔嗒”声,如同故障零件间的异常响动。

传统 X 光检查犹如雾里看花,难以清晰捕捉 TFCC 这类软组织的细微病变。此时,超声检查凭借其独特优势脱颖而出。它就像一台精准的微观相机,利用高频声波穿透手腕组织,实时反馈回清晰的图像,将 TFCC 的结构与形态毫无保留地呈现于医生眼前。在超声探头的滑动下,哪怕是软骨表面的微小裂隙、韧带内部的纤维断裂,都能被精准探测,为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超声追踪不仅能明确损伤是否存在,还可细致评估损伤程度。轻度损伤时,超声可见软骨局部回声增强,韧带稍增厚、纹理略模糊;随着损伤加重,会察觉到软骨连续性中断、局部缺损,韧带内部出现无回声区或强回声钙化灶,这些特征性表现如同损伤的“指纹”,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分级。对于一些隐匿性损伤,如慢性反复劳损导致的部分纤维撕裂,超声通过多切面、动态观察,能在手腕不同角度活动时捕捉到细微变化,不放过任何一丝病变线索。

临床诊疗中,精准诊断是关键第一步。借助超声明确 TFCC 损伤后,治疗方案得以有的放矢。对于轻度损伤,保守治疗为主,佩戴护腕限制腕部活动,配合理疗促进血液循环与组织修复,超声还可定期复查,监测恢复进程,确保治疗有效性。若损伤严重,需手术修复时,术前超声对损伤范围、类型的精确界定,能辅助医生规划手术路径、预估手术难度,提升手术成功率;术后,超声又承担起随访重任,观察修复组织生长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并发症并调整康复计划。

了解手腕“咔嗒”声与 TFCC 损伤的关联,以及超声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对大众颇具启示。日常办公族长时间敲键盘、搬重物,运动爱好者频繁手腕发力,皆是TFCC 损伤高风险场景。当手腕频繁响起警报声,莫要忽视,应及时求助专业医疗,借助超声排查隐患。同时,医务工作者也应熟练掌握超声诊断技巧,不断探索优化检查流程,让这一隐匿信号无处遁形,守护腕关节健康,为患者生活质量保驾护航。毕竟,手腕虽小,却关乎生活自理、运动活力,不容丝毫懈怠。

(吴海英 洛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超声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