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吃感冒药竟吃出肝损伤?药物性肝炎的5大高危因素

2024-05-11 16:2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感冒似乎成了我们难以避免的小插曲。许多人一旦感到身体不适,就会自行购买感冒药来缓解症状。然而,你可曾想过,这些看似平常的药物,竟可能悄无声息地给我们的肝脏带来伤害?近年来,因不当使用药物而导致药物性肝炎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不禁让人警醒:在追求健康的同时,我们是否真正了解药物使用的风险?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药物性肝炎的5大高危因素,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广泛思考和讨论。

一、盲目用药:感冒药的“隐形杀手”

感冒时,很多人习惯根据症状自行选择药物,甚至为了快速见效,不惜加大剂量或多种药物混用。殊不知,这种行为极有可能成为药物性肝炎的导火索。感冒药中的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成分,在过量或不当使用时,会对肝脏造成直接损害。长期或大量服用,可能导致肝细胞坏死,引发药物性肝炎。因此,面对感冒,我们切莫急于求成,盲目用药。正确的做法是先咨询医生,遵医嘱合理用药。

二、不良生活习惯:肝脏的“隐形负担”

除了药物本身,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药物性肝炎的重要因素。长期饮酒、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习惯,都会使肝脏处于超负荷状态,降低其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当肝脏功能受损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减慢,更容易积累毒性,从而加重肝脏损伤。因此,为了肝脏健康,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酗酒。

三、药物治疗不当:精准用药的重要性

药物治疗不当是引发药物性肝炎的另一大高危因素。这包括药物选择不当、剂量不准确、疗程过长等。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精准用药至关重要。一些患者可能因对某种药物过敏或存在特殊体质,而某些药物恰好含有致敏成分,这就增加了药物性肝炎的风险。此外,长期或过量使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也可能对肝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在用药前,务必进行详细的医学检查,确保药物选择科学合理,剂量和疗程严格遵医嘱。

四、忽视定期复查:肝脏健康的“守护者”

定期复查是及时发现肝脏问题的关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尤其是在服用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的药物时,定期复查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定期的肝功能检查,我们可以及时了解肝脏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便能迅速采取措施,避免病情恶化。因此,建议所有正在服用药物的患者,尤其是长期用药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确保肝脏健康。

五、饮食误区:营养与药物的“双刃剑”

饮食与药物之间的关系往往被忽视,但实际上,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同样可能增加药物性肝炎的风险。一方面,某些食物可能与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从而增加肝脏负担。例如,酒精与多种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同时摄入可能加剧肝脏损伤。另一方面,营养不良也可能降低肝脏对药物的耐受性,使肝脏更容易受到药物的伤害。因此,在用药期间,我们应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摄入可能与药物产生相互作用的食物,同时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以支持肝脏的正常功能。

结语:守护肝脏,从了解开始

药物性肝炎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其高危因素,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就能大大降低患病风险。面对感冒等小病小痛,切勿急于求成,盲目用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肝脏健康;在治疗过程中,务必遵医嘱精准用药;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同时,注意调整饮食习惯,避免与药物产生不良相互作用。通过这些措施,我们不仅能有效预防药物性肝炎,还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让我们从点滴做起,关注肝脏健康,让药物成为我们健康的守护者,而非潜在的威胁。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和思考,让我们携手共创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的未来。

(徐艳丽 鹤壁市人民医院 消化二病区)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