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产后大出血的5个高危因素,中一条就要提前备血!

2024-06-13 18:1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产后大出血,作为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指的是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产妇失血量超过500毫升(剖宫产时超过1000毫升)的情况。产后大出血不仅威胁着产妇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因此,识别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对于降低产后大出血的风险、保障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后大出血的五个高危因素,并强调为何中一条就需提前备血。

一、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大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子宫收缩是分娩后止血的关键机制之一,它通过压迫胎盘剥离面的血管,减少出血。然而,当子宫收缩乏力时,这种压迫作用减弱,导致出血增加。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包括产程过长、产妇体力消耗过大、子宫过度膨胀(如多胎妊娠、巨大儿)、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或病变等。

二、胎盘因素

胎盘因素也是产后大出血的重要原因。这包括胎盘滞留、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和胎盘部分剥离等。胎盘滞留是指胎盘在分娩后未能及时排出,导致出血。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异常深入地植入子宫肌层,甚至穿透子宫肌层,使得胎盘在分娩时难以剥离,造成大量出血。胎盘粘连则是指胎盘与子宫壁之间的粘连过紧,使得胎盘剥离困难,同样会增加出血风险。

三、软产道损伤

软产道损伤包括会阴、阴道和宫颈的撕裂伤,这些损伤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导致大量出血。软产道损伤的原因包括产程过快、胎儿过大、胎位不正、分娩时过度用力或助产操作不当等。软产道损伤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导致出血不止,甚至危及产妇生命。

四、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功能障碍是导致产后大出血的另一种常见原因。它可能是由于产妇本身存在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也可能是由于分娩过程中的某些因素,如羊水栓塞、胎盘早剥等导致的继发性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会导致产妇在分娩后出血不止,难以止血。

五、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四种常见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产后大出血,如孕妇年龄过大或过小、多次分娩、妊娠合并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贫血、肝功能异常等。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共同作用,增加产后大出血的风险。

为何中一条就需提前备血?

由于产后大出血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一旦发生,需要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和补充血容量。因此,对于存在上述高危因素的产妇,提前备血显得尤为重要。备血可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有足够的血液供应,为产妇提供及时的输血治疗,以补充因大出血而丧失的血容量,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同时,备血还可以为可能出现的进一步治疗(如手术止血、药物治疗等)提供必要的支持。

预防措施与建议

为了降低产后大出血的风险,孕妇应在孕期加强健康管理,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在分娩过程中,孕妇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保持冷静和放松,避免过度紧张和用力。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医生应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备血、准备急救药品和设备等,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此外,孕妇及其家属也应了解产后大出血的相关知识,学会识别产后出血的征兆,如阴道流血不止、头晕、乏力、心率加快等,并及时就医。通过加强预防、及时识别和处理,我们可以共同守护母婴安全,降低产后大出血的风险。

(贺岩 周口市妇幼保健院(周口市儿童医院) 妇产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在线访客: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