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阻生牙引发邻牙龋坏?详解阻生牙的隐形危害与最佳拔除时机

2025-07-17 14:06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口腔检查中,“阻生牙”是一个高频出现的词汇。很多人对它不以为意,觉得不痛不痒就无需处理。但事实上,阻生牙就像一颗隐藏在口腔里的“定时炸弹”,不仅可能引发邻牙龋坏,还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隐患。本文将深入解析阻生牙的隐形危害,告诉你何时该果断拔除。

什么是阻生牙?

阻生牙指的是由于邻牙、骨组织或软组织的阻碍,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无法正常萌出的牙齿。在人类进化过程中,颌骨逐渐变小,而牙齿数量并未相应减少,导致最后萌出的第三磨牙(智齿)最容易成为阻生牙,其次是上颌尖牙和下颌第二磨牙。

阻生牙的形态和位置千差万别:有的只露出一个小牙尖,像个害羞的“探头”;有的则完全埋在骨头里,在口腔内看不到任何踪迹;还有的会倾斜生长,甚至水平埋伏在颌骨中,与邻牙形成诡异的角度。这些异常的生长状态,为后续的健康问题埋下了伏笔。

阻生牙为何会引发邻牙龋坏?

很多人不知道,阻生牙是邻牙龋坏的“隐形推手”,这与其特殊的生长位置和口腔清洁难度密切相关:

-清洁死角的形成:阻生牙尤其是智齿,常位于口腔最内侧,与邻牙(第二磨牙)之间容易形成狭窄的间隙。这个间隙就像一个“垃圾中转站”,食物残渣和细菌极易在此堆积,且牙刷和牙线难以深入清洁。久而久之,细菌大量繁殖,产生酸性物质,会逐渐腐蚀邻牙的牙釉质,形成龋齿。

-邻牙牙根吸收:倾斜生长的阻生牙会持续对邻牙施加压力,这种慢性刺激可能导致邻牙牙根被缓慢吸收。牙根吸收后,牙齿的保护层被破坏,细菌更容易侵入牙髓,引发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同时也会增加邻牙龋坏的风险。

-牙龈炎症的蔓延:阻生牙周围的牙龈容易因食物嵌塞而反复发炎,形成冠周炎。炎症会破坏牙龈与牙齿之间的正常附着关系,导致邻牙的牙龈退缩,牙根暴露,使得邻牙对细菌的抵抗力下降,更易发生龋坏。

临床中,不少患者发现第二磨牙龋坏时,追根溯源才发现罪魁祸首是旁边的阻生牙。此时邻牙的龋坏往往已发展到较深的程度,治疗难度大大增加。

阻生牙的其他隐形危害

除了引发邻牙龋坏,阻生牙还会带来这些不容小觑的健康问题:

-反复发作的冠周炎:阻生牙萌出不全时,牙冠周围的牙龈会形成盲袋,细菌和食物残渣在此积聚,容易引发急性冠周炎。患者会出现牙龈红肿、疼痛、张口困难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面部肿胀、发热,甚至引发颌骨骨髓炎。

-颞下颌关节紊乱:阻生牙的异常生长可能导致咬合关系紊乱,长期如此会影响颞下颌关节的正常功能,出现关节疼痛、弹响、张口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颌骨囊肿或肿瘤风险:完全埋伏在骨内的阻生牙,其周围的牙囊组织可能因长期慢性刺激而形成囊肿。囊肿会逐渐增大,压迫周围骨质,若不及时处理,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恶变,形成肿瘤。

-影响牙齿排列:阻生牙在生长过程中会对周围牙齿产生推力,可能导致前排牙齿排列拥挤、错位,破坏原本整齐的牙列,影响美观和咬合功能。

阻生牙的最佳拔除时机

很多人纠结于“阻生牙不痛要不要拔”,其实,阻生牙的拔除时机并非以“疼痛”为标准,而是应根据其潜在危害来判断。以下几种情况,建议尽早拔除:

-已引发邻牙问题:如果阻生牙已导致邻牙龋坏、牙龈退缩或牙根吸收,无论是否疼痛,都应及时拔除,以阻止邻牙进一步受损。

-反复发炎的阻生牙:曾发生过冠周炎,或牙龈反复肿胀、疼痛的阻生牙,说明其周围组织已存在慢性炎症,若不拔除,炎症会反复发作,甚至可能引起更严重的感染。

-位置异常的阻生牙:倾斜生长、水平埋伏或完全骨埋伏且可能压迫邻牙的阻生牙,即使目前无症状,也建议预防性拔除。尤其是青少年时期(16-25岁),此时阻生牙的牙根尚未完全形成,骨质弹性较好,拔牙难度小,术后恢复快,还能避免对邻牙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影响口腔功能或美观:阻生牙导致咬合紊乱、牙齿排列拥挤,或因位置异常影响义齿修复时,也需要拔除。

不过,并非所有阻生牙都必须拔除。如果阻生牙生长位置正常,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且与邻牙间无明显间隙,容易清洁,无反复炎症史,则可以保留,但需定期检查。

阻生牙拔除后的注意事项

阻生牙拔除属于有创操作,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引发并发症,需注意以下几点:

-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刷牙,防止血凝块脱落引起干槽症;不要用舌头舔伤口或吸吮,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以温凉、细软的食物为主,避免用患侧咀嚼。

-疼痛与肿胀管理:术后1-2天内出现轻微疼痛和肿胀是正常现象,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止痛药和消炎药;若肿胀明显,可在术后48小时内冷敷,48小时后热敷缓解。

-注意口腔卫生:术后24小时后可轻轻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一周内避免剧烈漱口和刷牙,防止刺激伤口。

-观察异常情况:若出现伤口剧烈疼痛、大量出血、发热、张口困难加重等症状,可能是感染或干槽症的表现,需及时复诊。

-恢复期饮食:术后1-2周内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以促进伤口愈合。

总结

阻生牙的危害往往是“隐形”的,等到出现明显疼痛或邻牙严重龋坏时,可能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阻生牙并评估其风险,是保护口腔健康的关键。对于有潜在危害的阻生牙,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时机果断拔除,才能避免其对口腔健康造成更大的损害。记住,口腔健康无小事,及时处理阻生牙,才能让笑容更健康、更自信。

(王谦 汝州市骨科医院 口腔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