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阻生牙一定要拔吗?智齿、多生牙阻生的常见误区与科学处理指南

2024-05-11 09:24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医生,我长了阻生牙,是不是必须拔掉?”这是口腔门诊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阻生牙因其生长位置特殊,常被贴上“必拔”的标签,但实际上,并非所有阻生牙都需要手术拔除。智齿、多生牙是阻生牙中最常见的类型,人们对它们的认识往往存在诸多误区。本文将拆解这些误区,提供科学的处理指南,帮你判断阻生牙是否该“留”或“拔”。

认识阻生牙:不止是“长歪的牙”

阻生牙是指由于邻牙、骨组织或软组织的阻碍,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无法萌出,且未来也无法正常萌出的牙齿。在人类牙齿中,智齿(第三磨牙)是阻生的“重灾区”,约80%的成年人存在智齿阻生;其次是多生牙(额外牙),常出现在上颌门牙区域,可能埋伏在骨内或倾斜生长。

阻生牙的形成与人类进化密切相关:随着食物精细化,颌骨逐渐变小,但牙齿数量未相应减少,导致最后萌出的智齿“无处安放”;多生牙则多因胚胎发育时牙板过度增殖所致,属于牙齿发育异常。这些牙齿的异常生长状态,使其成为口腔健康的“潜在风险源”,但风险程度因人而异。

关于阻生牙的三大常见误区

误区一:不痛的阻生牙就不用管

很多人认为“阻生牙只要不疼就没事”,这是最危险的误区。阻生牙的危害往往是“隐性渐进”的:智齿阻生可能在5-10年内逐渐挤压邻牙,导致第二磨牙龋坏或牙根吸收;埋伏的多生牙可能悄然压迫门牙牙根,造成牙齿排列畸形。等到出现疼痛时,邻牙可能已受损严重,甚至需要一并拔除。

临床数据显示,约60%的无症状阻生牙在5年内会引发邻牙问题。因此,是否处理阻生牙,不能以“疼痛”为标准,而需通过口腔检查和X线片评估潜在风险。

误区二:所有智齿都必须拔除

智齿阻生的发生率虽高,但并非都需拔除。以下情况的智齿可以保留:

-生长位置端正,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

-与邻牙间无间隙,容易清洁,无龋坏风险;

-对合(相对的上/下颌)有功能牙,且能形成正常咬合;

-完全埋伏在骨内,与邻牙无接触,无囊肿或肿瘤风险,且不影响其他治疗(如正畸)。

例如,部分人的智齿萌出位置正常,能像其他磨牙一样咀嚼食物,且日常清洁方便,这类智齿就无需拔除,但需定期检查。

误区三:多生牙不影响外观就不用处理

多生牙常埋伏在颌骨内,表面看不到,很多人认为“不影响美观就不用管”。但多生牙可能导致:

-恒牙萌出受阻(如门牙错位、萌出延迟);

-牙列拥挤或间隙异常;

-邻牙牙根吸收或龋坏;

-形成含牙囊肿(多生牙周围的囊状病变,可能破坏颌骨)。

即使多生牙完全埋伏且无症状,若其位置靠近恒牙牙根或可能引发囊肿,也建议尽早拔除,尤其是儿童时期(6-12岁),此时颌骨较薄,拔除难度低,还能避免影响恒牙发育。

阻生牙需要拔除的五大明确指征

判断阻生牙是否需要拔除,需结合其位置、形态及对口腔健康的影响。以下情况建议果断拔除:

1.已造成邻牙损伤

阻生牙导致邻牙龋坏、牙龈退缩、牙根吸收或牙齿松动,此时若不拔除,邻牙损害会持续加重,甚至可能失去保留价值。例如,倾斜的智齿常导致第二磨牙远中(靠口腔内侧)龋坏,这类龋坏位置隐蔽,发现时往往已累及牙髓。

2.反复引发炎症

阻生牙萌出不全时,牙冠周围易形成盲袋,食物残渣和细菌堆积,引发冠周炎(牙龈红肿、疼痛、张口困难)。若冠周炎反复发作(每年超过2次),说明局部炎症已成为慢性病灶,可能扩散至颌骨或面部,需及时拔除。

3.影响口腔功能或治疗

-导致咬合紊乱,引发颞下颌关节疼痛、弹响;

-干扰正畸治疗(如阻碍牙齿排齐,或导致正畸后复发);

-妨碍义齿(假牙)修复,影响假牙固位或功能。

例如,正畸患者若存在近中倾斜的智齿,可能会对前排牙齿产生持续推力,导致正畸效果反弹,这类智齿需在正畸前拔除。

4.存在囊肿或肿瘤风险

完全埋伏的阻生牙(尤其是多生牙),其周围的牙囊组织可能因长期刺激形成囊肿。囊肿会逐渐增大,压迫骨质吸收,严重时可能导致颌骨变形;少数情况下,还可能发生恶变。通过X线片发现阻生牙周围有囊性病变时,需尽快拔除并处理囊肿。

5.生长位置异常,无保留价值

-水平埋伏、倒置生长的智齿,无法正常萌出;

-多生牙形态异常(如锥形、结节形),无咀嚼功能;

-阻生牙与邻牙形成难以清洁的间隙,龋坏风险极高。

这类阻生牙不仅无功能,还会持续威胁口腔健康,建议尽早拔除。

阻生牙拔除的最佳时机与术后护理

最佳拔除时机

-智齿:16-25岁是拔除智齿的黄金年龄。此时智齿牙根尚未完全形成(约形成2/3),周围骨质弹性好,拔牙难度低,术后恢复快(通常1周左右),且能避免对邻牙造成不可逆损伤。35岁后,牙根完全形成,骨质变致密,拔牙难度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也会上升。

-多生牙:儿童时期(6-12岁),恒牙萌出前或萌出中发现多生牙,应尽早拔除。此时多生牙尚未对恒牙造成严重影响,且颌骨较薄,手术创伤小,有利于恒牙正常排列。

术后注意事项

-短期护理(术后1-3天):

-24小时内避免漱口、刷牙,防止血凝块脱落;

-不要用舌头舔伤口或吸吮,避免剧烈运动;

-饮食以温凉、细软食物为主,避免用患侧咀嚼;

-若出现轻微疼痛或肿胀,可冷敷或遵医嘱服用止痛药。

-长期护理:

-术后1周内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温盐水轻轻漱口;

-避免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防止伤口愈合不良;

-若缝合了伤口,需在7-10天内复诊拆线;

-如出现剧烈疼痛、出血、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可能是干槽症或感染)。

结语

阻生牙的处理需遵循“个体化评估”原则,既不能盲目拔除,也不能放任不管。智齿是否保留,取决于其功能和风险;多生牙是否处理,需关注其对恒牙的影响。定期口腔检查(每年1-2次)和X线片评估,是及时发现阻生牙问题的关键。

对于需要拔除的阻生牙,尽早处理能降低手术难度和并发症风险。记住:口腔健康的核心是“预防为主”,对待阻生牙,科学评估比“一刀切”更重要,让专业医生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制定方案,才能在保护口腔健康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创伤。

(王谦 汝州市骨科医院 口腔科 主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