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痔疮的“前世今生”:预防、治疗与误区

2023-12-20 08:0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痔疮作为一种古老而普遍的疾病,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虽然它不像一些急性病症那样来势汹汹,但其带来的不适与尴尬却常常让人苦不堪言。今天,让我们一起揭开痔疮的神秘面纱,探讨其预防、治疗以及那些流传甚广的误区。

一、痔疮的“前世”:历史渊源与成因探索

痔疮,医学上称为痔病,是人类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早在古代,人们就对痔疮有了初步的认识。《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痔疮的记载,说明这一疾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在西方,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也曾对痔疮进行过描述。

痔疮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久坐久站、长期便秘或腹泻、妊娠、饮食辛辣、肥胖以及遗传因素等。这些因素导致直肠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壁变薄,最终形成痔疮。

二、痔疮的“今生”:症状表现与生活影响

痔疮的症状多种多样,轻者可能仅有肛门部不适或轻微疼痛,重者则可能出现便血、肛门脱出、瘙痒甚至嵌顿坏死。便血是痔疮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排便时或排便后肛门出血,血液颜色鲜红,滴状或喷射状。而肛门脱出则是指痔核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需用手推回或无法自行回纳。

痔疮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造成打击。长期的便血可能导致贫血,肛门疼痛与瘙痒则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此外,痔疮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肛周脓肿、肛瘘等。

三、预防痔疮:从生活习惯做起

预防痔疮的关键在于改善生活习惯,减少诱发因素。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预防建议:

1.合理饮食:保持膳食平衡,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同时,避免过多摄入辛辣、油腻食物,以减少对直肠黏膜的刺激。

2.规律排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长时间蹲厕或用力排便。排便时不宜看书、玩手机等,以免分散注意力,延长排便时间。

3.适当运动:加强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力。对于久坐久站的人群,应定期变换姿势,减轻肛门部位的压力。

4.保持清洁:便后及时清洗肛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以减少细菌滋生,预防肛周感染。

5.避免久坐久站: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可能导致直肠静脉回流不畅,应定期变换姿势,适当活动身体。

四、治疗痔疮:科学方法与误区辨析

治疗痔疮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选择何种治疗方法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1.药物治疗:轻度痔疮患者可通过局部涂抹药膏、栓剂或口服药物来缓解症状。这些药物通常具有消炎、止血、消肿等作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

2.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红外线照射等,适用于中度痔疮患者。这些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费用相对较高。

3.手术治疗:对于重度痔疮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手术方式包括痔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虽然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但术后恢复时间较长,且存在一定风险。

在治疗痔疮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警惕一些流传甚广的误区:

-误区一:痔疮可以自愈。实际上,痔疮一旦形成,很难自行消失。轻度痔疮可能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得到缓解,但重度痔疮往往需要专业治疗。

-误区二:便血就是痔疮。虽然便血是痔疮的常见症状,但也可能由肛裂、直肠息肉、直肠癌等疾病引起。因此,出现便血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

-误区三:手术是治疗痔疮的唯一方法。手术并非治疗痔疮的唯一选择。轻度至中度痔疮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得到缓解。只有在保守治疗无效或痔疮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时,才考虑手术治疗。

-误区四:痔疮手术后一劳永逸。手术虽然可以切除痔疮,但如果不改善生活习惯,痔疮仍有复发的可能。因此,术后患者应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痔疮复发。

五、结语:关注健康,远离痔疮困扰

痔疮作为一种常见疾病,虽然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但其带来的不适与尴尬却不容忽视。通过改善生活习惯、科学预防与治疗,我们可以有效降低痔疮的发病率与复发率。让我们从日常做起,关注自身健康,远离痔疮的困扰。同时,当面对痔疮问题时,应保持理性与科学态度,避免陷入误区,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陈胜利 洛阳市伊川县彭婆镇中心卫生院 外科)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