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腔镜甲状腺术后脖子活动?循序渐进别逞强

2025-07-22 14:48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一、先说说:腔镜甲状腺手术,脖子上的“小伤口藏着大学问”

腔镜甲状腺手术是个“精细活”——医生通过胸部或腋下的几个小孔(0.5-1厘米),用腔镜器械切除甲状腺结节或病变组织,脖子上几乎看不到疤痕,特别受爱美人士欢迎。但别被“小伤口”迷惑,手术时需要分离脖子周围的肌肉、组织,术后这些部位会有水肿、粘连,就像刚铺好的水泥地,急着踩上去会留下坑。

脖子周围有负责抬头、低头、转头的肌肉,还有气管、神经“邻居”,术后过早或过猛地活动脖子,可能拉扯伤口、加重水肿,甚至影响神经恢复(比如导致声音嘶哑、喝水呛咳)。所以,腔镜甲状腺术后的脖子活动,得像学跳芭蕾——慢慢来,一步到位容易崴脚。

二、术后1-3天:“脖子当雕像”,基本别动

刚做完手术,伤口还在渗血、肿胀,这时候脖子要“绝对静养”,活动幅度比打石膏还严格。

1.躺着、坐着都要“绷住”

-卧床时,后背垫个薄枕头(高度不超过5厘米),让脖子保持自然放松的中立位(既不仰头也不低头),别左右扭头找东西,想看旁边就整个身体转过去。

-起床时得“侧身起身”:先侧身,用胳膊撑着坐起来,再把腿放下床,整个过程脖子别用力,像个“提线木偶”被身体带着动,避免仰头或低头的动作(低头会挤压伤口,仰头会拉扯肌肉)。

2.吃饭、说话都要“慢动作”

-吃饭时头稍微低一点点(幅度不超过15°),用勺子小口送进嘴里,慢慢咀嚼,别仰头吞东西(比如仰头喝牛奶),也别低头扒拉碗里的饭。

-说话别大声喊,别长时间聊天,声音大或说太多会牵扯脖子周围的肌肉,加重疼痛和水肿。有人术后想和探望的亲戚多说几句,结果当天晚上脖子肿得更厉害,就是这个原因。

这时候如果觉得脖子发紧、有点疼,是正常的,别慌;但如果疼得厉害,或出现呼吸困难、脖子明显变粗,可能是出血或血肿,要立刻叫医生。

三、术后4-7天:“小范围活动”,像给生锈的合页上油

肿胀开始消退后(一般4天左右),脖子可以做“微米级”活动了,目的是防止肌肉粘连,就像给久没开的门轴轻轻推一下,别用力猛拽。

1.低头抬头:幅度不超过“下巴到胸口三指远”

-低头:慢慢收下巴,让下巴向胸口靠近,到感觉脖子前面有点紧就停(大概距离胸口3指),保持2秒,再慢慢抬回去,每天3次,每次5下。

-抬头:轻轻仰头,视线刚好能看到天花板就停(别仰到后脑勺疼),保持2秒,慢慢回正,同样每天3次,每次5下。

注意别追求“和术前一样灵活”,这时候的重点是“活动”而不是“到位”,疼了就立刻停,别硬撑。

2.左右转头:幅度别超过“眼睛看到肩膀”

-向右转:慢慢转头看右边肩膀,转到脖子侧面有点拉扯感就停(大概45°,别强求看到后背),保持2秒,回正,再换左边,每天3次,每次每侧5下。

-转头时下巴要保持水平,别同时低头或仰头(比如转头时别缩脖子),不然会增加伤口的张力。

这阶段活动后如果脖子有点肿或疼,用冰袋(裹着毛巾)敷10分钟能缓解,别用热水袋(热敷会加重水肿)。

四、术后2-4周:“中等幅度活动”,像学走路先慢走

伤口基本愈合,水肿消退大半后(2周左右),可以加大活动幅度,但还是不能“逞强”,动作要像“慢镜头回放”。

1.低头摸到胸骨:感受肌肉拉伸

低头时慢慢下探,争取让下巴能碰到胸骨上窝(胸口正中间的小坑),过程中如果有轻微拉扯感就保持3秒,别用力压;回正时同样缓慢,每天4次,每次8下。这个动作能防止颈前肌肉粘连(腔镜手术最容易粘连的部位)。

2.转头看到后背:循序渐进扩大角度

转头时尝试向右转到能看到右后背(幅度60-70°),左边同理,动作要稳,别甩头(比如别像跳新疆舞那样快速转头)。如果转头时肩膀跟着一起动,说明脖子肌肉还没完全“独立工作”,可以用手按住肩膀固定,再转头练习。

3.绕圈动作先别做

这时候千万别尝试“脖子画圈”(顺时针转一圈再逆时针转),这个动作会同时牵扯前后左右的肌肉,容易过度拉伸还没恢复好的组织,至少术后1个月再尝试。

五、术后1-3个月:“恢复日常活动”,但还得避开“危险动作”

术后1个月后,脖子活动基本能恢复正常,但有些“猛动作”还是要避开,就像刚修好的车,别立刻开去越野。

1.能做的事:日常活动“无障碍”

-可以正常抬头看天花板、低头系鞋带、转头开车看后视镜,幅度和术前差不多。

-可以做简单的颈部按摩(用手指轻轻揉脖子两侧的肌肉,别按伤口部位),缓解肌肉僵硬。

-可以尝试游泳(自由泳、蛙泳)、散步,但别做跳水、仰泳(仰头时间太长)。

2.不能做的“危险动作”

-突然猛转头:比如过马路时突然回头看车,容易拉扯还没完全长好的组织,最好先慢慢转身再转头。

-负重抬头:比如扛重物时仰头看路,脖子受力加拉伸,可能导致伤口内部出血(虽然表面伤口好了,里面的组织还在恢复)。

-长时间低头:比如连续3小时看手机、趴在桌子上睡觉,会让脖子肌肉紧张,加重粘连,看手机时每隔20分钟要抬头活动1分钟。

六、恢复慢别慌,这些情况要找医生

每个人恢复速度不一样,有人2周就灵活如初,有人1个月还觉得脖子发紧,这都正常。但出现以下情况要及时找医生:

1. 活动后脖子突然肿起来,或伤口部位发红、发热(可能是感染或出血)。

2. 转头时手麻、胳膊无力(可能牵扯到颈椎神经,腔镜手术虽然不碰颈椎,但过度活动可能间接影响)。

3. 术后1个月脖子活动幅度还没进步(比如只能转头30°),可能是粘连严重,需要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康复理疗。

医生可能会开些消炎镇痛的药膏,或推荐理疗(比如低频电刺激),帮肌肉放松,别自己在家瞎掰脖子(比如找按摩店“扳脖子”,可能出危险)。

七、家属别“瞎鼓励”,科学帮着练才对

很多家属看到患者恢复慢,会说“没事,大胆动,越动好得越快”,这其实是好心办坏事。正确的做法是:

1. 帮患者记时间:比如“现在术后第5天,该做低头抬头练习了,我看着你做”,避免患者忘记或偷懒。

2. 提醒“疼就停”:患者练的时候家属在旁边看着,一旦说疼就及时叫停,别让他“再坚持一下”。

3. 准备颈托备用:如果患者活动后肿得厉害,或外出时(比如坐车颠簸),可以戴软颈托(术后专用的,别用硬颈托)固定2-3小时,回家后再取下来继续活动。

总结:脖子活动,慢就是快

腔镜甲状腺术后的脖子活动,核心是“循序渐进”——术后前3天基本不动,1周内小范围动,1个月内中等幅度动,3个月后恢复日常活动。快一步可能扯伤组织,慢一步可能导致粘连,节奏得自己慢慢找。

别羡慕别人恢复快,每个人的伤口大小、体质不一样,按自己的节奏来最安全。等3个月后,脖子活动自如,看不到疤痕,你会发现:当初忍住没逞强,是最明智的选择。毕竟,好看又健康的脖子,值得多一点耐心去呵护。

(周盼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日间手术部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