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腔镜技术下的甲状腺手术:术后功能锻炼指南与重要性解析

2025-04-12 10:11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现代医学领域,腔镜技术为甲状腺手术带来了新的变革,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美观度高等优势,成为众多甲状腺疾病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然而,手术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手术过程中的精准操作,术后的康复同样至关重要,其中功能锻炼是促进患者恢复的关键环节。

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甲状腺手术,尤其是腔镜甲状腺手术,虽能最大程度减少对颈部外观的影响,但手术区域的组织损伤、瘢痕形成等因素仍可能导致颈部及肩部出现粘连、僵硬、活动受限等问题。术后及时、科学地进行功能锻炼,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为手术创口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加速创口愈合;有效减轻组织粘连,防止瘢痕挛缩,维持颈部正常的活动范围和柔软度;增强颈部及肩部肌肉力量,提高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使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术后功能锻炼指南

术后早期(术后1 - 7天)

术后第一天,患者可进行简单的握拳屈肘运动。屈肘时握拳,伸肘时松拳,每个动作重复8 - 12次,每天进行2次。此动作有助于促进上肢血液回流,改善术侧肢体僵硬。同时,可进行点头屈颈运动,低头时下颌缓慢贴近胸部,抬头时目光平视前方,每次持续数秒,重复进行,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颈部僵硬感。左右转头运动也不可忽视,头部向左侧缓慢转动至30 - 45°后回正,右侧重复相同动作,可改善颈部活动度、减少组织粘连。

术后中期(术后1 - 2周)

随着切口逐渐愈合,可增加锻炼的强度和难度。进行侧耳伸颈运动,将同侧耳朵移向同侧肩膀,保持规律呼吸,每次保持5 - 10秒,重复进行。胸锁伸颈运动,双手按住同侧胸部保持压力,将脸部转向对侧,有助于拉伸颈部肌肉。耸肩运动,平视前方,两手自然下垂,上下耸肩,可锻炼肩部肌肉。画圈运动,患侧手臂伸直抬高做向前、向后画圈,能活动肩关节。正面爬墙运动,面向墙壁一臂距离,手指抚墙,沿墙面缓慢上爬至手臂抬起与地面平行,不高于肩部,然后手臂逐渐缓慢还原,可锻炼上肢的伸展能力。侧位爬墙运动,侧面对墙壁约一臂距离,从侧面手指抚墙,沿墙面缓慢上爬至手臂抬起与地面平行,不高于肩部,再缓慢还原,能进一步锻炼肩部和上肢的协调性。

术后后期(出院后)

出院后,患者应继续坚持功能锻炼,逐渐增加锻炼的幅度和频率。可以进行更大幅度的颈部转动、屈伸运动,以及肩部的环转运动等。同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如抬头看天花板、低头看脚尖等,进一步巩固锻炼效果。锻炼强度以患者自身耐受、不会感觉到疼痛和劳累为宜,每次锻炼时间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但建议每天至少进行2次,每次持续20 - 30分钟。

注意事项

在进行功能锻炼时,患者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运动和用力,以免对手术区域造成损伤。术后一周内应避免同侧上肢过度外展,术后1月内禁止做扩胸运动。在进行“正面爬墙运动”和“侧位爬墙运动”时,上举幅度最高不超过90°,即上举幅度不超过自身肩部。在术后一月后,可逐渐增加幅度,上举至180°(即上举至头顶)。如果在锻炼过程中出现疼痛、肿胀、出血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及时咨询医生的意见。

腔镜技术下的甲状腺手术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而术后功能锻炼则是实现康复目标的重要保障。患者应充分认识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规范地进行锻炼,以促进身体早日康复,重新拥抱健康美好的生活。

(贾淑蔓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甲状腺外科 主管护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