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心脏瓣膜病,打破心脏节奏的“神秘破坏者”

2025-07-17 13:40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在人体这座精密运转的“大厦”中,心脏宛如不知疲倦的“泵”,日夜不息地推动着血液循环,为生命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心脏瓣膜,恰似守护心脏节奏的“忠诚卫士”,精准调控着血液的单向流动,确保心脏能有条不紊地工作。然而,当心脏瓣膜被疾病侵袭,就如同平静的乐章中闯入了不和谐的音符,打破了心脏原本规律的节奏,成为隐匿在身体里的“神秘破坏者”。

心脏瓣膜病,简单来说,就是心脏瓣膜因各种原因出现了结构或功能的异常。这些瓣膜如同单向开放的大门,正常情况下,它们严密把关,只允许血液朝着一个方向流动。比如二尖瓣,负责把左心房的血液顺利送入左心室,一旦它出现问题,血液就可能倒流,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常见的病因有先天性发育异常,有些人生来瓣膜就不完整或形态有缺陷,就像带着“瑕疵”的零件,从一开始便埋下了隐患;还有风湿热后遗症,曾经肆虐的风湿热如同一场风暴,过后可能在心脏瓣膜上留下“伤痕”,导致瓣膜僵硬、变形,影响其正常开合。

瓣膜病变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以主动脉瓣狭窄为例,由于瓣膜开口变窄,血液从左心室流向主动脉时受阻,心脏为了维持足够的供血,不得不加大压力泵血,这就好比一辆汽车想要爬过陡峭的山坡,发动机必须拼命轰鸣。久而久之,左心室肌肉会代偿性增厚,变得僵硬,进而影响心脏的舒张功能,最终导致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乏力、头晕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又如二尖瓣关闭不全,每次心跳时,部分血液会从左心室反流回左心房,不仅增加了心脏负担,还可能引起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就像电路短路一样,让心脏的电活动陷入混乱,形成恶性循环。

诊断心脏瓣膜病,医生犹如侦探,通过多种手段寻找线索。听诊器是首要工具,经验丰富的医生能从心脏杂音中发现蛛丝马迹,不同的瓣膜病变会产生各异的杂音,有的如吹风样,有的似机器轰鸣。超声心动图则像是给心脏做了一次清晰的“透视”,能精确显示瓣膜的形态、活动情况以及血液的反流程度,让医生对病情了然于胸。心电图、X 光检查等也辅助判断心脏是否因瓣膜病出现了扩大、肺淤血等继发改变。

治疗心脏瓣膜病,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也是医学智慧的较量。对于轻度患者,药物可以暂时缓解症状,减轻心脏负担,像是给疲惫的心脏放个假,让它能稍作休整。但当病情严重时,手术就成了扭转战局的关键一招。传统的开胸瓣膜置换术,如同给心脏进行一场大修,医生会切除病变的瓣膜,换上人工瓣膜或生物瓣膜,虽然创伤较大,但效果立竿见影。随着技术进步,微创手术逐渐崭露头角,只需在胸部做几个小切口,就能完成瓣膜修复或置换,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让患者术后恢复更快,仿佛给心脏做了一次精巧的“微创修复”。

心脏瓣膜病这个“神秘破坏者”,虽然悄无声息地来袭,但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守护好心脏的节奏,让生命的乐章继续悠扬奏响,不让它在岁月的长河中悄然“失序”。

(赵东敏 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脏大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