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LT(谷丙转氨酶)的基本概念
ALT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中,正常情况下血清中ALT含量很低。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浆内的ALT就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清ALT水平升高。它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之一。
二、ALT升高程度与危险性的初步判断
轻度升高(正常参考值上限的1 - 2倍)
一般来说,ALT轻度升高可能提示肝细胞有轻微的损伤。例如,一些生理性因素可能导致这种程度的升高。像熬夜、饮酒、剧烈运动后,可能会出现ALT轻度升高。这种情况下,肝脏自身的修复机制通常能够应对,危险性相对较低。但如果这种轻度升高持续存在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乏力、食欲减退等,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来明确原因。
从临床角度看,单纯的轻度ALT升高可能是某些肝脏疾病的早期表现,如轻度脂肪肝。在脂肪肝早期,肝细胞内脂肪堆积,引起轻微的炎症反应,导致ALT少量释放到血液中。此时如果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ALT有可能恢复正常,肝脏损伤也可以得到逆转。
中度升高(正常参考值上限的2 - 5倍)
当ALT升高达到中度水平时,说明肝细胞损伤的程度较为明显。这可能是由于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等)、药物性肝损伤或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原因引起。
以病毒性肝炎为例,乙肝病毒感染肝细胞后,会在肝细胞内复制,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免疫系统在清除病毒的同时,会损伤肝细胞,导致ALT大量释放。中度升高的ALT往往伴随着肝功能的其他指标异常,如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等。患者可能会出现黄疸(皮肤和巩膜发黄)、腹胀、恶心等症状。这种情况需要及时治疗,如果不加以控制,肝脏损伤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发展为重型肝炎甚至肝硬化。
药物性肝损伤也是导致ALT中度升高的常见原因。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结核药等)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中间产物,这些产物会损害肝细胞。一旦发现是药物引起的ALT中度升高,需要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采取保肝等治疗措施。
重度升高(正常参考值上限的5倍以上)
ALT重度升高是非常危险的情况。这通常意味着肝细胞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可能是急性重型肝炎、肝衰竭等严重疾病的表现。
在急性重型肝炎时,大量的肝细胞在短时间内坏死,ALT会急剧升高。患者会出现严重的黄疸、凝血功能障碍(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肝性脑病(如意识障碍、行为失常等)等严重症状。这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需要立即住院治疗,可能需要进行人工肝支持等治疗手段来维持患者的生命,为肝脏的恢复争取时间。
肝衰竭也会导致ALT极度升高。无论是由于病毒感染、药物中毒还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衰竭,肝脏的解毒、代谢、合成等功能都会受到严重影响。此时,除了针对病因治疗外,还需要进行全面的支持治疗,包括补充凝血因子、纠正电解质紊乱、防治感染等。
三、影响ALT升高危险性的其他因素
基础疾病
如果患者本身有慢性肝病(如慢性乙肝、丙肝、肝硬化等),即使ALT轻度升高,也可能提示病情的进展。因为这些慢性肝病患者的肝脏储备功能已经下降,轻微的损伤就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肝功能失代偿。
对于患有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如心脏病患者长期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ALT升高可能预示着药物性肝损伤的加重,并且由于心脏疾病的存在,治疗起来会更加复杂,危险性也更高。
年龄和身体状况
老年人肝脏的代谢和修复能力相对较弱,ALT升高可能带来的危险性更大。即使是轻度的ALT升高,在老年人身上也可能引起肝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和恢复能力都不如年轻人。
儿童的肝脏还在发育过程中,ALT升高可能影响肝脏的正常发育。而且儿童的病因可能与成人不同,如遗传代谢性疾病等,这些疾病导致的ALT升高如果不及时诊断和治疗,会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
治疗及时性和有效性
无论ALT升高到什么程度,如果能及时发现病因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就可以降低危险性。例如,对于药物性肝损伤引起的ALT升高,及时停用药物并给予保肝药物治疗,ALT可能会很快恢复正常,肝脏损伤也会得到修复。
相反,如果延误治疗,即使是轻度的ALT升高,也可能会逐渐发展为严重的肝脏疾病。比如,一些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和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肝脏的炎症会持续存在,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等严重后果。
肝功能ALT升高的危险程度不能仅仅依据升高的数值来判断,还需要综合考虑升高的原因、基础疾病、年龄、身体状况以及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等诸多因素。一旦发现ALT升高,应该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曹奇存 河南省唐河县公费医疗医院 检验科 主管检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