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高血压背后的健康危机与应对之策

2023-04-21 15:33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

高血压,这个被形象地称为“无声的杀手”的病症,犹如潜伏在人体内部的一颗定时炸弹,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它具体指的是在没有服用特殊药物、剧烈运动等外在因素影响的安静状态下,血压持续升高到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或以上的一种病理状态。或许在初期,高血压不会带来明显的不适症状,但长期的高血压却会在悄无声息中给身体各个重要器官带来严重的损害,大大增加心脏病、中风、肾脏疾病等一系列严重健康问题的发生风险。

高血压背后的健康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心脏负担增加:我们的心脏如不知疲倦的水泵,不断将血液输送至全身。长期高血压会给心脏增加巨大压力,血压升高使心脏泵血时需更用力收缩,久而久之,心脏肌肉增厚、心室壁变僵硬,就像机器因长期负荷过重零件变笨重,心脏泵血效率降低。最终,心脏可能不堪重负,出现心力衰竭,患者会有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2. 动脉硬化:血管就像是人体的“交通要道”,血液在其中川流不息。然而,血压持续升高会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就像道路表面被破坏一样。受损的血管内皮容易吸引血液中的脂质等物质沉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管会变得越来越狭窄和僵硬,弹性大大降低。这不仅会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还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一旦血栓脱落,就可能随着血液流动堵塞重要的血管,引发严重的后果,如心肌梗死等。

3. 脑血管疾病:大脑是人体“司令部”,需充足血液供应维持正常功能。高血压是中风主要风险因素之一,过高血压会使脑血管承受过大压力而变脆弱。血压波动大时,脑血管可能破裂致脑出血,或血管内血栓阻塞脑血管引发脑梗死。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脑组织损伤,患者可能出现肢体瘫痪、言语障碍、认知功能下降等严重后果,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4. 肾脏损害:肾脏是人体重要排泄器官,含大量血管。高血压如“破坏者”,会损害肾脏血管。血管受损后,肾脏过滤功能受影响。原本肾脏可过滤血液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水盐与酸碱平衡,但受高血压影响,过滤功能下降,废物难排出,水分潴留。长此以往,肾功能逐渐衰竭,患者可能需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 

5. 视网膜病变:眼睛的视网膜血管就像一张精密的“网络”,为视网膜提供营养和氧气。高血压同样会对这张“网络”造成损害。过高的血压会使视网膜血管发生痉挛、硬化,影响视网膜的血液供应。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导致视力丧失,让患者陷入黑暗的世界。

应对高血压的策略包括:

1. 健康饮食:饮食对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应采用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模式。日常要减少盐摄入,因过多盐会使体内钠离子增多,引发水钠潴留致血压升高,建议每天盐摄入量不超5克,少吃咸菜、腌肉等高盐食品。同时,要控制脂肪摄入,尤其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少吃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此外,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压,如芹菜含芹菜素可降压,香蕉富含钾能促进钠排出,维持血压稳定。 

2. 适量运动:生命在于运动,高血压患者更需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快走步伐适中、呼吸均匀,让身体微汗;游泳是全身性运动,对关节压力小,适合多数人;骑自行车可在平坦道路保持一定速度。运动能降血压、改善心血管健康、增强心肺功能和提高免疫力。 

3. 控制体重:超重或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风险因素。过多的脂肪组织会增加身体的代谢负担,导致胰岛素抵抗等问题,进而影响血压的正常调节。通过健康饮食和运动减轻体重,可以有效降低血压。一般来说,体重每减轻1公斤,血压可能会下降1 - 2 mmHg。所以,对于超重或肥胖的高血压患者来说,控制体重是控制血压的关键措施之一。

4. 限制酒精摄入:酒精对血压的影响不容忽视。过量饮酒会使血压升高,长期大量饮酒还会损害心脏和血管。建议男性每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两杯,女性每天不超过一杯。一杯酒的标准可以是1两白酒、1两黄酒、3两葡萄酒或1瓶啤酒。适量饮酒可能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益处,但过量饮酒则会带来诸多危害。

5. 戒烟:吸烟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它对血压的影响也非常明显。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导致血管收缩,使血压在短时间内升高。而且长期吸烟会损害血管壁,使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戒烟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戒烟后身体的各项指标会逐渐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降低。

6. 定期检查:定期监测血压是及时发现和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手段。高血压患者应该在家中准备一个血压计,定期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心电图等,以便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变化。一旦发现血压异常波动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等。

7. 管理压力:现代社会人们面临多种压力,长期压力会致血压升高。人处于紧张、焦虑等压力状态时,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使血压升高。所以,学习压力管理技巧很重要。比如,深呼吸可放松身心、缓解紧张;冥想能集中注意力、排除杂念、实现内心平静;瑜伽通过体式和呼吸练习调节身心状态。通过这些方法能有效管理压力、控制血压。 

总结: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降低其带来的健康风险。重要的是,高血压患者需要与医疗专业人员密切合作,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管理计划。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保持身体健康。 

(孙丽丽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 心血管内科)

总票数:   

特别声明:本文内容由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投稿作者发布,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河南广播电视台安全健康直通车栏目仅提供发布平台。如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删除!

栏目简介 | 联系我们 | 咨询建议

© 2025 河南广播电视台法治频道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4053783号